第32章 可着胡惟庸一个人霍霍(第2页)

 毕竟胡惟庸只是个棋子,老朱和朱标才是大明的执棋者。

 棋子的作用就是被执棋之人利用。

 若是死也能为整个局面做出贡献,那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只不过想到朱标的心思竟也如此深沉,马皇后不免有些忧虑的看向朱元璋。

 “重八,标儿智谋深远,可终究还是个少年人,他的老成似乎和他年纪有些不太匹配。”

 “嗯.....”被马皇后这么一说,老朱也不免紧张了起来。

 “妹子,你是说.....”

 “多智易夭,慧极必伤。”

 “我知道不该说这丧气话,可标儿刚刚二十岁,心思沉稳比之一些老臣都不遑多让。”

 “重八,找个机会让标儿休息休息吧。”

 看着马皇后一脸关切的样子,老朱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毕竟老朱也知道慧极必伤的道理。

 历史中但凡聪明绝顶之人,便少有长寿之人。

 远的不说,就拿刘伯温与李善长举例。

 刘伯温要比李善长年轻个几岁。

 可如今李善长每晚还能召小妾入房伺候,而刘伯温那副病体,恐怕已经十数年没尝过鱼水之欢了。

 “妹子,你说的不错,等找到土豆在北方种植之后,咱就让标儿休息休息。”

 “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我的意思是,等标儿娶了詹氏,让他带着常氏、詹氏,还有即将就藩的皇子们回凤阳祭祖。”

 “如此既不算标儿耽误朝政,也能让标儿休息几天。”

 “好!”老朱认真点头道,“那就让标儿先回凤阳祖地祭祖,他也能顺便帮咱考察当地民生。”

 听到老朱还要给朱标安排差事,马皇后狠狠瞪了老朱一眼。

 也是见马皇后如此,老朱连忙摇头道:“让老大回凤阳好好歇歇,朝廷这边咱替他守着。”

 .......

 另一边,中书省。

 当太监宣读重设检校,设立锦衣卫的圣旨后,整个中书省顿时乱做一团。

 “重设检校?这岂是圣君所为啊!”

 “当年杨宪如何坏法弄权,如何欺上压下,我等都是历历在目,如今陛下竟然要重设检校!”

 “诸位大人,下官欲到

奉天殿前静坐,只求陛下收回成命,不知哪位大人愿与下官同往!”

 “本官愿意!”

 “本官也去!”

 “我们都去!”

 中书省的众多官员说着便要朝皇宫走去。

 只不过不等他们走出两步,只见人群中间的胡惟庸冷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