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龙驾抵京(第3页)

 知道刘伯温意有所指。

 李善长笑着回道:

 “那要看对谁而言了。”

 “对凤阳百姓来说,太子离开,他们心中便少了主心骨。”

 “对天底下的贪官恶吏来说,太子返京便是肃清吏治的开始。”

 “对京都不少官员来说,太子抵京也就意味着他们人头落地。”

 语罢,李善长微微一顿。

 陡然严肃的同时。

 振奋之余,就连声音也有丝丝颤抖。

 “可若是对天下万民,对我大明长远计。”

 “太子返京,则是天大的好事!”

 “太子回京,必然是整肃吏治,肃清寰宇。”

 “如此,也能为我大明百年盛世打下夯实基础。”

 “善长兄就不担心?”刘伯温双眸一挑,似捉弄般看向李善长。

 可见刘伯温如此。

 李善长却也不甘示弱,回怼道:

 “太子英明,有何担心?”

 “杨宪犯法,你刘伯温现在不也活的好好的吗?”

 被李善长这么一说。

 刘伯温轻笑一声,便也不再多言。

 的确。

 此次凤阳一行,朱标的确收获满满。

 可与朝堂大计来说。

 朱标有一个还不错的收获,那便是让胡惟庸此人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不仅保全了老朱善待功臣的名声,还为大明留下了不少能臣良将。

 ........

 数日后。

 当御驾抵达应天城前之时。

 胡惟庸、李文忠、冯胜等文武百官,早早等候在那里。

 一看到老朱、朱标,胡惟庸连忙迎了上来。

 “臣胡惟庸,恭迎陛下、太子还朝!”

 “惟庸啊,太子看了你处理过的奏疏,对你可是称赞有加啊。”

 闻言,胡惟庸忙转向朱标拱手道:

 “太子过奖,一切均是臣分内之事。”

 “胡相过谦了。”

 朱标拉住胡惟庸的胳膊,似很亲近般,让胡惟庸与自己同行。

 也是在胡惟庸微微愣神之时。

 朱标转向身旁官员,沉声下令道:

 “将中书省近日的奏疏,送到东宫。”

 “孤要好好学学胡相的治国之道!”

 ‘嘶~’

 听到这话的瞬间,胡惟庸直觉心头泛起一阵恶寒。

 朱标要这些日子的奏疏,本无可厚非。

 可朱标说跟他学治国之道。

 那岂不是说,他胡惟庸在治国方面,要胜过朱标这个太子?

 饶是觉察到朱标话中暗藏机锋。

 可胡惟庸却依旧不知该如何自辩。

 “殿....殿下,臣几日来身体欠佳,如今陛下、太子回京。”

 “可否.....可否准臣告病在家,休养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