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必胜前提,钱粮、军需、人心(第2页)

 “定然如此!”

 “勋贵案、胡逆案,文臣武将各有损失,各打五十大板。”

 “就拿今日朝会来说,一场白戏,让秦王得了兵权。”

 “大兴国战,又给了武将一份立功的机会。”

 “难道高夫子还看不出来。”

 “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从未轻视过文臣,也从未轻视过武将。”

 “在这二位眼中,文臣武将的地位,从来都是一样的。”

 “无论是谁敢抱着打压另一方的心思,自然被这二位不容!”

 语罢,詹同看了眼身后那帮文臣,愈发玩味说道:

 “可他们,还担心武将势头盖过文臣,因此便想阻扰殿下大兴国战。”

 “高夫子说说,此举是否可笑!”

 “嗯.....”

 顺着詹同的目光,高启有些漠然的望向奉天殿前那些文臣。

 此时饶是他也不得不承认。

 论及学问,詹同不如他。

 可洞悉朝堂形势,他远不如詹同。

 “不过詹大人。”

 “那些同僚恐怕不仅是担心文臣的地位,恐怕是忧国忧民吧。”

 “大兴国战一来劳民伤财。”

 “再者又没有必胜的把握,恐国战落败,大明尊严受损。”

 此话一出。

 詹同好像被踩到了尾巴一样,整个人瞬间紧张了起来。

 见他如此,高启愈发疑惑了起来。

 “詹大人,可是本官所言有失?”

 “高夫子所言极是。”

 “只是陛下何等圣明,太子何等睿智,自然不会全无打算。”

 “如果下官所虑不错,三日后会有一大批金银进入国库。”

 虽然嘴上说的平静。

 可詹同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

 这一大批金银,自然是他们世家的家产。

 朱标让他儿子詹徽一个文弱书生担任筹粮百户,为的便是给他机会,交出家产。

 “至于此战是否有必胜把握,想必

太子殿下也有考虑吧。”

 微微拱手后,詹同也不多言,转身便朝宫外走去。

 他和高启不同。

 他们詹家,或者说所有世家,此时正值生死存亡的档口。

 他们所存的家产。

 不仅要心甘情愿全部交出,还要交的了无痕迹,不能让朱标担上敛财的骂名。

 “詹大人......”

 高启还想问三日后进入国库的金银,出自哪里。

 他还想和詹同谈论谈论,朱标是否当真有必胜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