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人心向战(第3页)

 “亦或是军中将帅,甚至就连百姓都人人向战,想要横扫四夷,以图更盛。”

 “宋兄,图国朝鼎盛,难道不是你我文臣分内之事?”

 “怎的此时你我文臣,竟成扯后腿的了!”

 “可....可是.....”

 “宋兄!不可迂腐啊!”

 高启言辞恳求,一对眸子近似恳求般看向宋濂,谆谆说道:

 “太子殿下何其睿智,陛下何等圣明?”

 “这两位又怎是穷兵黩武之人?”

 “如今大明将帅一心,朝中稳固,百姓向战,当时大兴国战的最好时机。”

 “中山侯所言不错,若此时不横扫四夷,将其地并入大明,缓缓教化。”

 “难不成将四夷边患,留给后世儿孙头疼?”

 “高启!怎么连你也.....”

 宋濂怎么也没想到,高启竟会认同汤和的说法。

 以武镇压,随后再缓缓教化。

 在他看来,此并非仁君之举。

 此举,甚至有暴君之嫌!

 “高启,大兴国战,钱粮、军需,那个不要考虑!”

 “此一战下去,大明数年的赋税都要搭进去。”

 “若期间地方遭遇天灾,朝廷无力镇抚,届时民怨四溢,甚至会演变成民变。”

 “还有军需......”

 不等宋濂说完,高启率先打算道:

 “宋兄,钱粮之事,太子殿下恐怕已经解决了。”

 “詹家公子詹徽,带着几十辆车架前往前军军营。”

 “几十辆车架的粮饷,如何能供给国战之用?”宋濂满不在乎道。

 “宋兄,恐怕车架上不是粮草,乃是金银!”

 “金银?”

 “不错,在下听闻,詹徽先后去了詹氏一族各家的家中。”

 “而且这些个车架上,都有布匹遮盖,看不清运送的什么!”

 “竟是如此.....”

 宋濂虽觉错愕,可一切却又好似顺理成章。

 朱标心向百姓,又怎么可能耗尽国库,大兴国战。

 世家之患,古之便有。

 朱标收拢了民心,整肃了吏治,也时候该对付世家了。

 只不过.....

 “太子的确英明,只是此次国战,乃是太子亲征。”

 “万万不能有半分差池。”

 “粮饷之事解决了,可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