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父子君臣(第2页)

 “明军必胜!”

 “明军必胜!”

 “明军必胜!”

 阵阵高呼之中,朱标率领的大军快步北行。

 伫立原地,望着大军远去的身影。

 老朱心中诸多感慨,堵着胸口,不知从何说起。

 “重八,回吧。”

 “妹子。”

 看着站在身旁的马皇后,老朱努力挤出一抹笑容,温声回道。

 “咱算是明白,你当年送咱出征时心中是如何煎熬了。”

 “嗯......”

 “来人!”

 不等马皇后开口。

 老朱冲身旁刘和喊道:

 “传旨,诸皇子今日出发,徒步前往凤阳。”

 “传令宋濂、高启、詹同到武英殿候旨。”

 “传令凤阳,李善长、刘伯温即刻进京!”

 ......

 十天的时间。

 老朱坐镇京城,各地却是吉报连连。

 自然不是前线的军报。

 这些奏报,均是各州府百姓听闻太子亲征,自发筹措粮饷,交由府衙。

 谨身殿内。

 老朱看了眼殿内众人,随即目光落在李善长身上。

 “善长,各地郡县都有奏报,要为大明进献粮饷,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陛下!”

 李善长刚要起身,老朱摆手,示意他坐着回话。

 “陛下,老臣以为这些粮饷乃是万民一片心意,朝廷应当收下。”

 尽管看到旁边的刘伯温微微有些皱眉。

 可李善长依旧毫不在意,继续说道:

 “陛下,听闻太子殿下御驾亲征,凤阳百姓甚至愿意将家中口粮拿出,以作军用。”

 “其意,自然是感念陛下大恩.....”

 见老朱有些不耐烦,李善长忙收起马屁,转而说道:

 “还因太子殿下在凤阳时,斩杀贪官,还凤阳百姓一片清明盛世。”

 “故而,凤阳百姓感念殿下之恩,这才愿意以死效之。”

 “其他诸郡想来也是如此。”

 “殿下在朝之时,开风闻奏事,于各州府立登闻鼓,自上而下惩治贪官。”

 “其他郡县百姓

自然如凤阳百姓一样,感念殿下大恩,故而自愿献粮,以作军需。”

 听李善长说完,老朱眉头微微舒展,心情也是大好。

 可就在老朱准备下令,收下百姓自愿筹措的粮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