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张定边之子(第3页)

 “殿下,末将所言句句无虚,王诤实乃张定边之子。”

 “当年上位放张定边离开,遂将其子交由十二卫安置。”

 “臣便将王诤交给浙东一姓王人家,那户人家也是我十二卫中人。”

 “嗯......”

 见仇成如此认真,朱标顿了半晌,出声道:

 “父皇可知这王诤便是张定边之子?”

 “末将曾想禀告陛下,可陛下却说今已无陈汉,亦无陈汉太尉张定边。”

 “其子不过为我大明之人,不需告知细则。”

 听仇成如此说,朱标觉得此事愈发可信了几分。

 以老朱的胸襟,的确能说出这番话来。

 以老朱的脾气秉性,不愿得知张定边之子是谁,恐怕也有防止回想起鄱阳湖的生死险境,迁怒张定边之子的意思。

 “如此说来,王诤的身世,父皇不知,张定边不知,王诤自己亦不知?”

 “唯独只有十二卫的将帅知道?”

 “唯独末将一人知道!”仇成眸光郑重,出声回道。

 “十二卫将帅,即便赡养王诤的那家将士,亦不知王诤身世。”

 闻言,朱标静静坐在位置上,沉吟半晌后这才出声问道:

 “张定边如今身居何处,十二卫可知?”

 “四川九峰山,法号‘无度’,另名沐讲禅师。”

 “沐讲禅师?”

 听到这个名字,朱标起身快步走到书架前。

 翻找一会后,拿出几封奏疏缓缓说道:

 “洪武七年,京城远郊七十里有一扈家村重疾肆虐,沐讲禅师为村民义诊。”

 “适时药材短缺,沐讲禅师登栖霞山采药,路遇猛虎,一禅杖结果了猛虎性命。”

 “洪武八年,沐讲禅师路经杭州,适逢倭国袭扰沿海百姓。”

 “沐讲禅师率领村民及随行僧众,斩倭寇二百。”

 将奏疏递到仇成手中,朱标神色淡淡,语气却多了几分不善道:

 “孤曾征召他入朝担任僧职,可令旨下方却是没有回应!”

 “而且!”

 “这张定边洪武七年时,还在京城附近!”

 “而且他的行踪,不受路引之限,可随意往来诸省之间?”

 当看到朱标眸中隐怒,仇成当即出言回道:

 “回禀殿下,张定边确为僧院主持,故而无需路引,便可游历诸省。”

 “不过此人行踪,十二卫将士一直有人关注,并时刻汇报。”

 朱标应了一声,很是随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下一秒。

 却见朱标面露狠决,压低声音冲仇成沉声问道:

 “仇叔以为,以其子性命要挟,可否能让这张定边为孤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