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反对
是啥难听骂啥,现在回想起村里人说的,李菊梅都感到脸红。
她不知道自己造了啥孽,养出那么个不通人性的东西!
“估计是吃饱了撑得慌。”
宋岚不用多想都知道是宋娇娇没事找事,在她看来,真不至于,不过是一顿酒席,
而知青们既要给陈东泽夫妻俩随礼,又要给赵屿舟两口子随礼,大家都是知青,去了这家不去哪家肯定不合适,自然得有个先后。
要不然,随两家份子钱,却只吃一顿酒席,对知青们来说多亏啊!
何况大家在村里生活都不容易,遇到吃酒席这样的好事,哪里肯委屈自个?再说,随了礼钱,去吃酒席是天经地义。
如此一来,少不了有人和赵屿舟建议把摆酒席的时间和陈东泽那边错开。
另外,知青们在一起生活时日不短,对各自底细势必知道一些,也就知道陈东泽是不缺钱票的主儿,同样的,赵屿舟家世也不错,知青们能不看在眼里?
两个有钱的主结婚,席面绝对不差。
——能吃到肉,且能吃到两顿,傻子才会错过一次吃酒席的机会。
赵屿舟是男同志,多少好点面子,有知青专门在面前提议错开和陈东泽摆酒席的时间,他若不顾人情拒绝,没准就得和陈东泽的结婚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试想想,陈东泽结婚的酒席有长辈操办,方方面面肯定顾及到位;赵屿舟的酒席只能靠他自个张罗,等席面摆上桌,知青们在同一个时间段选择去哪家,是显而易见。
话说回来,事情还真就被宋岚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即确实有知青向赵屿舟提建议,在同一天错开和陈东泽摆酒席的时间。
宋娇娇却为赌一口气,先是不答应赵屿舟改日再办酒席,接着又不愿错开和陈东泽摆酒席的时间,丝毫不考虑赵屿舟的心情。
没得法子,赵屿舟只能强势一回,将酒席摆在太阳落山前。
于是,就有了宋娇娇摆脸子,到酒席快散时针对赵屿舟闹腾。
李菊梅作为曾经的养母,听到村里人谈起宋娇娇不给自家男人脸面,像泼妇骂街似的骂赵屿舟,不知道是怎么长大的等闲言碎语,令李菊梅觉得是在映射她,说她没把宋娇娇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