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绿营成立(第2页)
第二天报纸报道,全港都晓得《血战台儿庄》这部片。一些观众对战争片还是感兴趣的,像《高山下的花环》就在香港拿了几百万票房。
“《血战台儿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描写国军在正面战场上的形象。此前台湾与大陆的影视作品皆为互相贬损,这一现象或将改变。”
“电影相对客观的评价了国军功绩,但人物还是有一些脸谱化。”
“一部电影或推动两岸关系破冰!”
“陈生直捣黄龙,谢社长退避三舍!”
其实呢,台儿庄战役虽是歌颂国军抗日,但这个国军很有说道。
它是由李宗仁指挥,包括桂系、川军、西北军、滇军、东北军,属于杂牌军的战斗。
老蒋对地方部队长期歧视,克扣粮饷、装备,但抗战爆发后,这些部队往往承担最艰苦的防线,许多将领抱着必死决心,以血肉之躯阻止日军的机械化部队。
所以说老蒋过大于过呢。
他仅仅表现出一种临危不惧的姿态,那都算正面刻画了。
《血战台儿庄》在港造势成功,上映获得诸多关注,有不少媒体嚷嚷两岸破冰、老兵探亲。惹得左派的一些同志蠢蠢欲动,仿佛真的要破冰了。
陈奇和傅奇很冷静,他们知道没到那个份上。
傅奇亲自执笔写报告,认为还要持续文化统战——走私录像带,与老兵代表多建立联系,静观岛内局势。
…………
某处住宅。
谢忠侯看完了录像带版的《血战台儿庄》,无论是里面的国军抗日,还是对老蒋的塑造转变,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他沉默半晌,叹了口气:“看来还真要上报!”
这不是件小事,属于重大舆情。
谢忠侯也得写报告,而他对台湾局势更了解,清楚蒋家王朝只是在硬撑,什么时候倒塌,全看小蒋的身体状况。小蒋一死,时代翻篇。
…………
就在《血战台儿庄》热热闹闹上映之时,台湾也炸开了锅。
9月下旬,民主进步党在台北公开宣布成立!
即所谓的绿营,与果党的蓝营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