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黄金时代睡觉会变白

第868章 敌后根据地


    《雨人》预算2500万,达斯汀霍夫曼和汤姆克鲁斯的片酬占了近千万。

    其中,东方公司投资800万,占32%!哥伦比亚投资余下的部分,并负责发行,协议按照陈奇之前提议的那样签署。

    理论上,《雨人》的剧本是陈奇写的,不会受编剧工会的制约。但经他这么一提,普莱斯觉得要加快点进度,《雨人》一定要在年内完成,谁知道明年会出什么幺蛾子?

    万一影响了呢?就怕万一。

    其实关于罢工的问题,好莱坞大厂见怪不怪,比如85年就来了一次,但两个星期就结束了。这东西就看谁能撑住,谁撑住了,谁就赢。

    根据以往的经验,普莱斯有些担忧,却也没那么强烈。

    陈奇就不同了,知道这次罢工的规模史无前例!他可不想深入搅合进去,一个中国干部在美国搅合这种事,那不找死么?

    他只想借此机会拿点资源,让自己的团队能驻扎下去。

    ……

    在通常的认知里,编剧罢工对电视节目的影响很大,对电影的影响很小。其实不然,好莱坞的编剧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写完剧本就没事了。

    在前期阶段,从初稿到定稿,不知要经过多少修改,过多少编剧的手。定稿之后,进入拍摄阶段,也经常有临时改台词的问题。

    即便制作完成,编剧也有用。

    因为好莱坞的片子都会举行几轮内部放映,根据反馈来进行调整,自然要编剧出马。即便到了宣发阶段,编剧也得为宣传材料提供内容。

    所以从头到尾,编剧都要参与其中。

    随便举几个罢工影响的例子:

    《007:大破量子危机》因剧本未完成,耽误周期,丹尼尔克雷格亲自上手改剧本。《变形金刚2》的剧本被迫仓促定稿,导致质量下滑。

    《钢铁侠》剧本虽然在罢工前完成了,但导演想临时修改一些东西,找不到编剧来写,只得自己即兴创作。还有《功夫熊猫》无法调整对白,导致部分笑点生硬……

    这便是好莱坞工业化最明显的特点。

    细化分工,每个岗位都有专业人才,整体就像一台庞大的机器在运转。但只要一个齿轮出现了问题,机器就会运转失灵。

    ………………

    在美国待久了,陈奇也逐渐发现这里的好处,比在香港掣肘更少。他已经把美国当做第二个工作站,来布置一些在香港都不太方便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