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提前难产的《庆余年2》(第2页)
有时候几家平台之间还会选择版权置换。
互相展示自己定制的“时尚小垃圾堆”,挑挑自己觉得对方看片团队看走眼,实际上不是小垃圾,还是能多少赚一点儿的,互相换一下。
——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考量的因素很多,比如觉得企鹅给的排播档期和宣发待遇一般,到其它平台播反而会被主推,制作公司也会在背后试着推动换平台。
比如前世经典的企鹅的定制剧《赘婿》,最后在奇异果独播,结果成为奇异果当年播放量年冠。
同档期企鹅上的“心肝儿”是顶流的《斗罗大陆》。
制作公司想卖版权剧赚大钱,平台想要定制剧控制成本。
流媒体时代,电视剧市场的主导权最终从制作公司转向了平台,定制剧也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电视剧制作模式,只有个别大厂才能开得起大制作的版权剧。
小厂全都给平台打工,大厂一边打工一边“做私活”。
制作公司和平台互相博弈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开始是版权剧,项目开了一段时间,制作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拿去平台成功过会,转为定制剧的。
这两年是制作公司和平台博弈的白热化阶段,疫情助推之下,进程加速,视频平台迎来黄金期,轻松拿走主导权。
当然定制剧也有很大的问题,比如随之而来内部贪腐,以及平庸的剧集质量。
每家平台巅峰期一年开一百个项目,不到一周就要过会一个项目。
过会的理由
自然是套模板最简单。
这样的模式对演员来说,被好平台的好姐姐好哥哥们认可,就有戏演,平台推荐给下边的工厂,用了就能过会。
至于怎么认可,努力、优秀、流量高、潜力大、很真诚的小孩、会来事儿酒桌上都喝吐了……粉丝自由选用。
《庆余年》能让峥嵘赚1亿,的确不少了。
而且《庆余年》的6亿成本里边,也有大家心照不宣的赚头。
——但其实6亿的成本峥嵘用的也挺实在的,毕竟这是公司“太子爷”许幸的剧,不像前世那样故事很好,可服道化一坨。
但谁让峥嵘的版权剧赚得多得多呢
许幸之前没想这么多的。
刻意控制住了自己不去想,不让老瞿告诉自己,也不让孙曼给自己汇报。
但剧马上就要上线,此情此景……
怎么能不去想
情何以堪!!!
好郁闷!
《想见你》那部版权剧,还是去年许幸还没经历过塌房又复出这一波,还没让内娱真切感受自己统治力到底有多强的情况下,卖出去的版权价格。
26集,国内网播加上台播一共卖了6亿,国外网飞的网播和各个国家地区的台播,加起来卖了5亿。
一共将近12亿的版权营收,此外还有各种周边和ip联名等都是峥嵘的。因此《想见你之王诠胜》也是建了文件夹的,这个空文件夹各平台都抢着要。
——许幸能欢快得全世界到处提大别墅,实际上靠的是这个,还有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而非《战狼2》和《流浪地球》。虽然因为回款周期很长,12亿没那么快能全部拿到手。
当时《想见你》版权卖出去了之后,马上开播了,许幸塌了……
《想见你》的制作成本,仅6000万。
一边赚11亿还能赚得更多,一边锤子敲定就赚1亿……
《想见你》拍了两个月,《庆余年》拍了半年……
许幸真的想抽自己。
非要演《庆余年》干什么
现在自己需要《庆余年》给自己增加星光吗
许幸完全低估了自己的发育速度!
唯一能安慰的是,峥嵘也算是用《庆余年》练手了……但瞿总哐哐砸钱的《九州》也在练手啊……不过当时瞿总欣然同意做《庆余年》这部定制剧,也有自己的版权剧《九州》卖得不太顺利的原因。
所以,《庆余年2》会难产。
《庆余年1》如期爆了也会难产。
当初立项的时候,企鹅想绑定许幸,签五年三季把《庆余年》拍完的合约,但许幸团队没有答应。
男频ip扑得连绵不断,许幸作为上升势头无限好的超级顶流,不可能绑在一个ip上。
还是跟其它ip一样,拍一季看播出效果,效果好再做第二季。
第二季钱赚不到位,许幸不会再傻呵呵得跑去片场把自己的半年时间给《庆余年》了,拍自己的版权剧不好吗
之前跟瞿总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许幸有些忧郁得把这个决定告诉瞿总,并问她自己是不是变得掉钱眼儿里了。
结果瞿总眉开眼笑。
说她本来就是这么想的,《庆余年》有第二季的话不能像第一季那样做了,不过许幸说过他是书粉,就没许幸讲,许幸能这样想,她很开心。许幸已经做好了《庆余年2》无限期搁置,或者企鹅视频换人的准备。
许幸并非一个吝啬的人。
比如许幸刚刚才以对摇滚乐的单纯热爱,跑《乐夏》露脸录了一期节目——实际上将会剪成三期播出,直接让他们节目组的招商增加了4亿。
——马冬在微信上给许幸长跪不起,承诺以后只要不是太不符合节目调性的峥嵘系艺人,可以随便去他们米未的综艺。他是真的想“忽悠”好许幸,等什么时候许幸再免费给他录录节目。也是因为许幸去录了一期,给他们的招商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前世5月底开播的《乐夏》,要到这个月21号才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