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电视台与电视机的布局(第2页)

 “唉,希望这天赶紧下一场大雨吧,没水日子过不下去啊。”中年男叹息说道。

 明报、大公报、南华早报等多家中英文报纸,都开始大力报导旱灾的事情。

 很多居民,为了能够查到附近哪里有水,也都是买了不少报纸,因为除了长兴集团,港府、自来水公司也在很多地方有采水点,这些位置附近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只是经常性的没水,所以也需要通过报纸来知晓一些事情。

 这反而促进了各家报社的销量。

 长兴大厦:

 秦志业一大早就来到了这里,等杨文东来后,便单独汇报道:“杨生,东方日报这段时间的销量,突破3万了。”

 杨文东问:“是因为各地缺水导致的?”

 “对,我们报社有着各地详细的储水情况及放水消息,现在很多人买东方日报,就是为了找这方面的消息。”秦志业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道:“嗯,那也好,算是各取所需了,不过就算很多人是因为查探水而买我们的报纸,其他内容质量方面也不能松懈,要保证旱灾过了后,这些人能够彻底留下来,继续成为我们的客户。”

 长兴航运如今已经是香港去往内地运水的主力,加上与港府及自来水公司的关系好,本身也有水站,自然对很多事情都很清楚了。

 而无论是港府还是其他的放水点,也都是需要传媒来宣传的,不然居民们一团乱的找水,反而更容易出问题。

 因此,东方日报就借着这个机会,销量迅速大涨。

 “明白,这段时间,我们仍然还在重点抓内容,特别是各地缺水的情况,也在给港府施压解决很多地方的缺水问题。”秦志业又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嗯,靠着我们,也的确不可能帮得了太多了。”

 香港虽然只是一座城市,但里面也有300万人,杨文东就算已经是香港的顶级富豪之一,但能够帮助的,也只能是一小部分,比如自己的员工或者寮屋的人。

 其他地方,其实都属于与自来水公司或者与港府的合作,没有他,港府也会做这些事;

 只是因为杨文东知晓未来,很早就看重缺水这件事,所以早做准备,可以更早更方便的完成供水的基建以及运输问题。

 而这些地方之外,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陷入缺水问题,需要港府来解决问题,甚至连港府都可能能力有限。秦志业则说道:“杨生,您做的已经够多的了,现在很多媒体对您的评价是非常高,包括一些英文媒体。”

 “嗯,算是我个人的好处了。”杨文东笑了笑。

 自古以来,能够缓解饥荒与旱灾的人,都是被人尊重的。

 秦志业又道:“我这边已经安排了上百名记者,每一位都配备了照相机,还有几人又摄像机,他们会详细记录香港旱灾这件事,这些事,以后都能作为历史保留下来。”

 “好,史书上的一句话,经常就几个字,但很多时候确实无数万人的悲剧,我们现在能多留点资料,也是好的。”杨文东点点头:“等香港博物馆建起来了,这件事也要放进去,让后人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苦难是不值得

被歌颂的,但应该被铭记,任何时候都应该节约用水、食物、能源等等;

 “好的。”秦志业答应道。

 杨文东又说道:“叫你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我与港督申请,在香港建一个无线电视频道,不管港督答不答应,你先去查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特别是全球范围内,做电视台工作的华人,我们以后如果能有电视台,那这方面也要早做准备。”

 就算柏立基不同意,今天自己早做准备,那过两年也是有用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无线必然会取代有线。

 除非行政命令强制

 “电视台?”秦志业眼睛一亮,道:“海外的无线电视台,客户数量都是远超过有线的,而且看电视能够接受的信息远比报纸与电台效率高;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一个这样的电视台,那香港的传媒,就能控制一半了。”

 “对,电视台,就是传媒最核心的一步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只不过就算是我提议的,港府也不可能直接给我,还是需要与其他财团竞争的。

 资金方面我来负责,但不是最有钱就能拿到电视台的,得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传媒的最核心就是电视台,其他任何渠道加起来都比不过它,这一点在欧美已经展现出来,有电视的情况下,谁还听电台?报纸倒是也还有,但一样会受到冲击。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电视台就是最重要的,很多国家都将它视为战略安全之一。

 秦志业答应说道:“好的,我会做好整个团队的初建,以及各种资料的准备。”

 “嗯,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杨文东又道:“如果有了电视台,那长兴传媒也能够更好的帮助整个集团发展了。”

 “明白。”秦志业顿了顿又说道:“只是,我觉得有个问题,那就是电视机的价格太贵了,很多家庭都是买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