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与丰田的合作(第2页)

 

参观一番之后,杨文东对邹纹怀说道:“目前来看,要养这么多人,前期还是需要我们投入一些资金的。”

 

“是的,日活电影公司一直亏损,几年时间了,要不然他们的股东也不会愿意出售公司了。”邹纹怀解释道:“目前只能尽快做一些改革,让各种电影有所产出才行。”

 

杨文东道:“嗯,简单一点就将过去十年的一些香港爆款电影稍微改一下,看看能不能出成绩,能出我们就可以这样持续几年,先缓了运营亏损再说;

 

不行的话,那就只能依靠日本这边自己了,两年之后如果还是这样,那我也就只能想办法关闭部分业务了。”

 

涉外收购会适当的对出售方、政府承诺不会裁员,但这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国际惯例一般就是两年,两年的时间能救就救,不能救那就只能在商言商了。

 

邹纹怀点头道:‘好的,我也已经让香港那边准备资料了,等差不多了会带到日本,跟日活的人协商。’

 

“为什么要带到日本来?让日活的人过去,我们才是老板。”杨文东皱眉道:“虽然香港的经济比不过日本,但现在我是日活的老板,他们得听我的。”

 

别说这个时代,就算是几十年后的内地,国内成为全球最大工业国的时候,很多人还是崇洋媚外,甚至挑着圆珠笔芯、打印机、部分汽车核心零部件等等来吹捧海外。

 

一个穿越者或许改变不了这种局面,但至少在自己的公司范围内,甭管是日本、美国、欧洲的企业,被自己收购了,那就是要以香港总部为尊。

 

邹纹怀立刻说道:“抱歉,杨生,那我这边立刻重新安排。”

 

“嗯我们香港电影要做亚洲的老大,这种自信是要有的,不然不可能成功。”杨文东淡笑说道:“未来十年,就是我们的机会了。”

其实在原先历史上,没有自己的存在,李晓龙去世之后,香港电影之后还是诞生了许冠英、双周一成、四天王等等明星,他们结合起来将香港电影红遍了亚洲;

 

如今自己尽量保证李晓龙能够继续活下去,外加资本上的大投入,不做到更好,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未来的香港,单纯靠制造业是很难带动大量经济的,但高端服务业却可以,它们与地产不冲突,不过前提就是要抓住亚洲及未来内地的机遇,外加自己有着足够的人才储备,那就可能会获得持续性的成功;

 

当然,即使杨文东全力投入,也只能说增加概率,谁也不能保证100%成功,毕竟就算是好莱坞,到了20世纪20年代也逐渐不行了。

 

搞定日活电影公司后,杨文东来到了日本的爱知县,也就是未来全球汽车巨头丰田的总部所在;

 

屈臣氏的周浩然也提前一天赶到了这里,并介绍道:“杨生,按照之前我们的计划,通过丰田、本田这些公司,向其内部出售红牛饮料,目前已经获得了成功,丰田内部已经将我们的饮料指定为后勤供应商。”

 

“想进入丰田的供应商,不容易啊,怎么做到的?”杨文东反问道。

 

这个时代与几十年后不一样,未来的科技、软件、互联网巨头能够轻松在十年乃至几年时间在规模、估值上超过传统巨头,但现在绝对不可能;

 

如今全球顶级企业,基本上都是金融、石油、汽车、钢铁、矿产等等,其中汽车也是很多国家的核心产业,比如日德两个战败国,因为不需要投入太多人力资源进入军事、飞机、火箭等领域,大量人才都去了汽车,造就了汽车产业的疯狂,甚至一度摁着美国打。

 

丰田自然是日本汽车产业的翘楚,即使杨文东在香港发展了十年,比起这种国家核心产业,规模还是差的很多的,且自己的影响力,对于丰田来说,没什么意义,甚至可能还不如可以代言的李晓龙。

 

周浩然笑道:“是用了一点手段,丰田后勤部的人也算是拿了我们一点好处,不过并非直接给的,而是采用合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