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大获全胜的码头拍卖(第2页)

 

汇丰对于长兴集团在海外的很多业务,都专门进行过调查,虽然查不到具体,可大概规模还是知道的;

 

可以说,这是一家潜伏在香港的巨头,其大量业务、资金、物业都在海外,加上本身不是上市公司,没义务对外汇报发展状况,使得包括怡和在内的很多英资财团都误判了不少。

 

加上杨文东对于香港的未来也很有十足信心,如果不限制,那可能很快英资的财团利益就被抢走了,而限制了虽然会让华资团结对外,但至少会晚一点威胁现有英资的利益。

 

沈弼接着道:“的确与英资无缘,但跟我们汇丰其实没什么关系的,只要我们还是香港唯一的央行,那香港的财富就离不开我们。”

 

“说的很对。”桑德士点点头道:“我们的利益不在英资而在香港,华资崛起,对我们来说其实影响也不大。”

 

沈弼又道:“可问题在于,华资银行中的恒生与东亚,对我们的威胁还是很大的,他们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唉,我原本是想在65年收购恒生的,但没想到杨文东插手,导致恒生居然活了过来,虽然元气大伤,但这几年也基本上恢复了。”桑德士感慨说道:“如今有了杨文东的资助,加上何善衡本身的能力,的确会是我汇丰的一个大威胁;

 

以后如果你执掌汇丰,一定要小心一些,不过好处就是受限于香港银行法,杨文东的集团没办法与恒生直接合作。”

 

大型财团,下一任接班人可不是随意选的,而是提前数年就开始培养;

 

沈弼正是桑德士选中的继承人,能力强,且与华资财团关系较好,甚至与北方都有些联系。

 

“长兴集团如今基本上也是与花旗、渣打合作为主,这些年跟我们的合作也少了很多了,”沈弼皱眉说道。

 

桑德士点点头道:“正常,长兴集团的核心资本都开始投资海外了,在海外自然需要与本土财团、银行合作,自然不会优先选我们了。”

 

“我觉得汇丰,也应该想办法投资海外,不能只在一个香港待着了。”沈弼突然说道:“而且香港的地理位置,始终是个不稳定因素,任何本土财团包括杨文东,在香港的商业规模大了之后,都是准备去海外投资的。”

 

桑德士同意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也快退休了,这件事只能你以后去做了。”

“好,不过我现在就需要一些资源,去调查一下海外的金融行业。”沈弼说道。

 

桑德士答应道:“没问题。”

 

二人聊了会后,第三个码头正式拍卖。

 

杨文东与包玉冈都已经获得了对应的码头,而现场除了他们二人,也没有其他华资了;

 

倒不是说不是其他华资看不上码头,而是港府对于码头竞拍参与者有着很高的限制,必须要有相关航运经验,全港合适的也就几个华人,其他几家船王如董家、赵家,都明确表示不参与,可能核心原因也是他们更相信移动的资产才是最安全的。

 

4号码头的参与者更多,怡和太古、和黄、美日财团甚至还有一家英国伦敦的公司也参与进来,最终,怡和以1.75亿港元的价格,拿下了这个码头;

 

杨文东看到了最终放弃的祁德尊,过去询问:“祁德尊,你不会准备放弃吧?”

 

祁德尊笑道:“杨生放心,我是不会放弃的,还有最后一个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