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70年代最强地王拍卖会(第2页)
虽然知道这也是港府乐意看到的,可也没办法,人家是政府不过任何这个时代的地皮,现在的价格对比以后的涨幅,也根本算不了什么。
这块70年代的地王,在香港地产史上都有一定的名气,整个70年代,其就是最顶级的大厦,搭配长兴集团的总部,再合适不过了。
郑志杰点点头道:“是的,还有一件事,上次怡和虽然拿到了4号货柜码头,但太古却输了,这一次,市面上居然有人在黑市上对赌我们与怡和谁会拿到这块地,要不要安排帮会控制一下?”
长兴集团不碰一些非法的产业与人,不过也会在合法的层面与一些帮会旗下的公司合作,比如长兴实业会给一些塑料生产订单、长兴地产会给一些材料订单,其他制造业公司也是类似逻辑。
这个世界上但凡能赚合法的钱,没几个人愿意赚非法的,就算偶尔有几个,也不会嫌弃合法生意。
因此,长兴集团的高层,实际上是能轻松拿捏很多帮会的,不过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干涉的,生意那一块就只是正常生意,但需要的时候,也会安排人去说一下,不过也不会涉及“下命令”之类的,很多事情都只是点明一下,那些人就明白了。
“对赌?什么比例?”杨文东好奇问道。
郑志杰道:“大概5:4,我们是5.”
“那看来市场还是看好我们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种小事就不用管了,跟我们也没关系,热度太大了,总会有人搞这种生意的,压不住的。”
原先历史上华资与英资对抗的时候,其实也有类似的事情;
当整个香港都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就会有人发现“生意”.,也不得不说有些人还是很聪明的,就是误入歧途了。
郑志杰答应道:“好的。”
“还有一个月时间,跟花旗、渣打、东亚银行沟通一下,达成竞拍成功后的合作协议。”杨文东又说道:“我估计,成交价格可能会有3个亿了,整个投资会比一个货柜码头或者红磡隧道还要大了。”
原先历史上,没有他的存在,这块地都拍了2.56亿港元,平均一尺接近5000港元(5万港元一平米),这也是香港房价起飞并接近全球顶级城市的一个标志性拍卖事件;
如今因为自己,香港的整体经济更好,怡和以及多家财团更不会放弃,再加上自己的参与,价格估计破三亿,也是有可能的。
这么贵的地皮,楼层自然要建高一点才划算,而超高大厦的单位面积建造成本也很高,估计也要以亿为单位,具体还要看设计图;
这么多的资金,长兴集团是能够拿的出来,但地产行业,自然要用银行的钱。
郑志杰问道:“杨生,不跟汇丰合作吗?”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先不跟了,之前我们与汇丰合作够多的了,也需要适当给其他银行一些机会,不然以后汇丰一家独大,对我们也不好。”
因为是恒生的大股东,受限于港府的银行法,所以自己企业是没办法直接从恒生拿钱的;间接方法倒是有,但没什么必要,为了一点小钱打脸港府颜面没意义,不划算。
而随着这几年长兴集团在香港地产金融大规模投资,也就需要与银行合作;
汇丰作为香港“准央行”,自然分到了不少份额,甚至很多项目,都是港府指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