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与巴菲特的新合作(第2页)

 

强行改变行不通,不过可以进行产业升级,但技术这个东西,杨文东也是做不到的,即使有精力,他也会放在电子产业,那纺织产业最简单的模式自然就是引入外资了,正巧美国纺织业衰败,他又需要投资巴菲特,那伯克希尔就是最佳选择。

 

伯克希尔的优质纺织产品进入香港市场后,使得中高端纺织业原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这就给了香港很多工厂进行产业升级的机会,毕竟有能力的人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就是可以抓住的,没能力的则被淘汰;

 

这几年来,香港的一些代工厂也开始代工中高端服装丶甚至还有不少人自己建立衣服品牌,对外销售.当然,在这方面,长兴贸易也帮助了很多,家乐福在海外的扩张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无论是对伯克希尔丶杨文东等人丶香港工业丶香港工人,这个投资都是一举多得的。

 

大卫点点头道:“艾瑞克,其实即使你不说,我也准备考虑这件事了,香港那边的成绩的确很不错,董事会也准备扩大亚洲市场的投入。”

 

“那就好。”杨文东笑道:“需要资金方面多少,我会安排人与伯克希尔联系的。”

 

他们几人,自然只需要制定好规划就行了,其他细节有

 

“艾瑞克,你的确是一个经营方面的天才。”巴菲特也夸赞一番,随即问道:“不过伯克希尔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即使亚洲业务发展的再好,但用的也不是美国的产品,如今美国工厂的业绩还是很差,你有没有什麽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杨文东摇摇头道:“这一点我是真的无能为力,如今美国政府在全球力推自由贸易,加上货柜的出现也降低了运输成本,美国这边工资又高丶工会又经常性闹事,这种条件下,美国的纺织业是必然衰败的,根本就不可能缓解。”

明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理论上会对美国的制造业有一点帮助,但只能短期治标,且服装也是依赖石油化工的,影响必然也不小。

 

据说原先历史上,巴菲特控制伯克希尔之后,也曾经花费很大精力来挽救其在美国的多个工厂,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伯克希尔也逐渐转变成了一家保险公司。

 

“那真是挺可惜的。”巴菲特也叹息说道:“我还是想拯救一下伯克希尔在美国的几家工厂的,上万人的工作岗位,如果没了,那真是太可惜了。”

 

“上万人?”杨文东想了想,道:“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试试,那就是自己做终端品牌,打造一个类似盖普丶北面这样的牌子;

 

终端销售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理论上是可以养活在美国的工厂的,至少短时间内是没问题的。”

 

伯克希尔在美国规模很大,但主要是做服装材料供应,而不是终端品牌,这也是为什麽早期被日本纺织业冲击的原因,真正的品牌,一般是不惧冲击的,除非自己经营的不好。

 

“自建品牌?”大卫回道:“这就是另外一个领域了,想成功,也得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行,需要在全美很多城市建终端品牌,难度非常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