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万人产业园开业与承接水运业务(第3页)

 

再说,这两年干旱已经算严重的了,总不至于以后还会长时间不下雨吧”

 

“不知道,但也要考虑到会有这个可能性。”杨文东顿了顿说道。

 

他也不好告知,未来几年干旱会更严重,就算是21世纪的天气预测能力,也没办法预测明年的情况。

 

随后,他又说道:“港督先生,香港在早年其实是不缺水的,但人口越来越多后,对水的需求就呈现指数级增长。

 

外加香港发展工业、建筑业,人们经济水平提高后,对水的需求也会增加。

 

以现在香港经济的发展速度,恐怕未来缺水,会一直成为大问题。”

 

“嗯……,杨生这么分析也对。”柏立基点头说道:“港府已经在想办法了,但目前只能依赖内地运水。”

 

杨文东说道:“明白,所以我也愿意帮忙,我旗下的长兴航运准备购置大量的二手轮船,如果港府需要,我可以为香港去内地运输淡水。”

 

最近一段时间,郑玉华也不仅仅是在日本商讨购买新船之事,二手旧轮也一样在收购。

 

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为了63年旱灾做准备,反正多买几艘也亏不了,运不了水也能运其他货物。

 

“杨生,我们运水的价格,可并不是很高的。”柏立基有些奇怪的问道。

 

商人逐利,可港府的这个单价,基本上也是算过成本之后稍微给一点船运公司利润,这种情况下,就算那几个与港府关系较好的船东,也是不太愿意合作的,毕竟,正常的航运可能能赚更多。

 

杨文东则说道:“这个没关系,数量上可以弥补。”

 

能够帮助百万市民才是最重要的,利润有没有都无所谓,作为穿越者,赚钱的方法多了去了,随便买几栋楼就行。

 

还有就是这件事对自己也有好处,水与电是工业之源,缺水必然会导致工厂出问题,甚至连火电也是非常依赖淡水的

 

“行,那没问题,我可以答应伱。”柏立基虽然不解,但还是说道:“以后我们如果需求量高了,会优先找你的。

 

不过,你这边最好也要有其他打算,如果突然大量降水,那我这边就不需要货轮了。”

 

对于杨文东,港府内部自然也是以拉拢为主。

 

只要是香港有点能力的华人,都是一样,这也是英国早年的策略。

 

“明白,多谢港督先生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件事不仅仅是利益问题,在香港旱灾的时候,自己出力最多,那也能带来“名望”上的提高,无论是社会百姓还是港府都会看重这一点。

 

柏立基又说道:“最近其实也有一些需求,杨生有空船的话,直接去跟水务局商谈就行了,等下午我会通知他们一声的。”

 

“好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

 

二人进去后,再次如同十天前长兴商场的剪彩一般。

 

港督柏立基亲自为长兴产业园剪彩,也足以上明天的头条新闻了。

 

剪彩之后,所有人加上媒体,也都进去产业园内部,进行采访拍照。

 

这也就是一个生产基地,也没什么好保密的,只要记者们配合安全员的要求,那基本上都是可以随便走的。

 

杨文东、魏泽涛、郑志杰几人自然就是陪着港督柏立基,介绍着各个工厂。

 

都是一些普通的工厂,就是规模大了点,看了半个多小时后,也就结束了。

 

最后,几人来到了位于最南边的宿舍楼面前。

 

柏立基问道:“这一栋楼能够住多少人”

 

魏泽涛介绍说道:“港督先生,我们的宿舍楼每一间房住6个,一层一共60个房间东西对应,6层楼理论上能居住2160人。”

 

“这么多”柏立基有些惊讶。

 

魏泽涛又说道:“这是理论上,实际还需要考虑男女分宿舍、一些夫妻房等等,还有就是很多人不会住在这里。”

 

……

 

ps:求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