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立足东南亚的开始(第2页)

 

虽然说从长期来看,欧洲的地产也是走高的,但具体走高多少,他不知道,那投资就没什么意义了,还不如在知晓未来的亚洲投资,特别是欧洲还有房产税等等,甚至在美国都可能比欧洲更划算一点。

 

当然,涉及到零售业务、港口或者一些基建等等,还是可以投资的,前世李嘉成也这么做过,虽然看起来有时候会亏,但长期还是有利可图的,当资本足够多的时候,也是可以考虑的。

 

“明白。”魏泽涛答应说道。

 

11月6日,杨文东、魏泽涛以及多人来到了新加坡。

 

“感觉才几个月的时间,新加坡就变了不少啊。”来到中区边缘的位置后,杨文东看着四周很多在开工的场地后,说道。

 

魏泽涛解释道:“是的,这几个月变化很大,新加坡成立之后,z局稳定,东南亚很多华人资本也都闻风而来了,您也知道,在东南亚,华人群体可都是很有钱的。

 

再加上政策方面对吸引外资也是非常鼓励的,甚至很多欧美资本也都来投资了,英国、美国都是如此,这基本建设也就非常多,目前都是民间资本、海外资本负责商业及工厂,政府资本负责道路这些的基本建设。”

 

“嗯,这样的搭配的确合理。”杨文东又问道:“那重工业呢”

 

“重工业”魏泽涛回道:“现在的新加坡并没有什么重工业,除了一些油库或者简单的炼油厂,这也是以前西方列强的军事需要,其他重工业就比较少了。”

 

“哦,那行,先不管。”杨文东也没再多问。

 

前世他对新加坡的历史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前世有一个巨头资本叫做淡马锡;

 

淡马锡成立的初衷就是发展新加坡的重工业,包括钢铁、造船、石油化工等高风险、高投资的工业领域,为未来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眼下新加坡的重工业,不行倒也正常了。

 

魏泽涛接着说道:“前面就是我们工厂的选址了,一共60万尺,这也已经是新加坡政府能够答应在中区周围最大的面积了。”

 

“在中区周围,也是帮助他们就业。”杨文东道:“不然我们去偏僻的地方,去哪招那么多有学历的人”

 

虽然长兴实业的很多工作岗位倒也不一定非得需要有学历的人,但有的话肯定也是更好的,一个工厂,平均学历越高,那技术研究、质量管控肯定更好.,相对于多的人工成本,长兴实业肯定更注重质量。当然,这也是指生产部门,如果只是搬运工、清洁工这些的,倒也不会刻意要求,毕竟,招聘也要考虑到文盲,甚至香港那边也都开始招聘残疾人,有些工作残疾人能做那就特意留给他们。

 

魏泽涛也同意道:“是啊,所以一切都有个平衡,在中区周围这样的地方,也只能要到这么大面积了。”

 

杨文东则道:“没关系,反正也是以组装为主,那就建高楼,一层放置大型注塑设备,建筑强度建好一点,二层以上也可以放置一些小型设备,再之上做仓库、组装车间,跟香港学就行了。”

 

虽然新加坡在土地政策上做的比香港好,但地方毕竟就这么大,还有那么多工业,那轻工业也只能跟香港一样,建在楼里了,这也正常,就是前世内地,到了后来轻工业也开始上楼了。

 

“明白,我的打算也是这样的。”魏泽涛又问道:“杨生,还有一个问题,要不要建宿舍”

 

“这个不建,中区附近人够多的,也有很多房子。”杨文东摇摇头说道:“这个工厂也不算很大,除非不得已不然就不要这么折腾,实在不行就给点租房补贴就行了。”

 

早期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因为在偏远的尖沙咀,很多人住的很远,且非常穷,不得已之下只能建宿舍,而观塘那边也是类似,另外就是工厂规模实在太大,周围建筑群覆盖不了那么多员工,所以只能搞住宿。

 

但后来随着香港经济发展,工厂周边房产也越来越多,长兴实业也开始逐步取消住宿政策了,一个是有风险,另外就是管理太麻烦,几千年轻人工作的时候还好控制,下班了聚在一起,就是政府都不敢不当一回事。

 

再一个,当员工经济条件好的时候,他们本身也会追求出去生活,毕竟宿舍虽然也还行,但很多方面还是比不过外面的。

 

而如今在海外,就更不可能多事了,哪怕是都是华人的新加坡也是如此,自己能提供待遇不差的工作就不错了,不可能跟当初在香港那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