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推动红牛的准备(第2页)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产业链的缺乏我知道,我可以投资,这个算我的,你这边给我技术授权以及技术支持就行。”

 

现在建一个芯片产业链,那以后即使追不上硅谷的发展,也可以用来生产家电或者工业芯片,这些属于低端产业,未来技术难度不高,可对于香港甚至亚洲很多地方来说,算是高等级产业了。

 

诺伊斯则皱眉道:“艾瑞克,这样的话,我们之间可就有竞争了而且英特尔也没打算给出授权。”

 

“你们都想自己生产,可产能足够吗就算现有的产能扩大20倍,我估计还是不够的。”杨文东笑说道:“芯片如今重要性越来越高,你们的产能根本不可能满足得了市场需求;

 

再一个,我们的合作授权也是可以有一些限制的,比如美国市场,如果你的产能不够,那可以从我那边拿,我这边不进入美国市场,只相当于你们的供应商,如何”

 

实际上未来英特尔的产能也是严重不够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最终也只能放开生产授权,这也是很多大公司的正常模式,毕竟芯片不是便利贴,只需要有钱就能无限扩大产能。

 

也是因为电子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急速扩张,使得开发企业没办法满足市场需求,然后才逐步诞生了专业代工的公司,类似富士康、甚至台积电。

 

摩尔最终说道:“这样吧,我们也需要认真考虑下,也需要派人去香港看一下,即使是授权,我们之间不存在竞争,但芯片属于英特尔,我们也得重视质量,不然你那边出了质量问题,也会影响我们。”

 

让别人代工,出了质量问题,自己肯定也是倒大霉的。

 
 “可以,我会安排香港那边的人与你们对接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要在香港生产美国这边的最先进芯片,即使没有zz方面的因素干涉,其本身也是复杂的,之前伯克希尔一个做纺织的都考察了半年,更不要说芯片产业了。与英特尔协商完成之后,这次前来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一个是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第二是游戏产业也即将成功,第三就是在香港开始尝试发展芯片产业。

 

无论以后香港能不能留下芯片产业,至少现在是有可能的,那就足够了,赚个十几二十年的钱也是好的,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地区能够保证自己发展的产业能够维持二十年以上,大部分都会逐步的迁移走。

 

5月8日,杨文东来到了洛杉矶的好莱坞,从地面上的很多方向,还是能够看到上方【hollywood】 9个大字母。

 

“杨生。”一名华人中年男子从不远处小跑过来,招呼说道。

 

杨文东笑道:“这才没几个月,就晒黑了,咱们华人的皮肤比不了鬼佬,你要注意点。”

 

来人自然就是李晓龙了,这段时间,他已经在美国与20世纪福克斯合作,一起开拍新电影。

 

李晓龙摇摇头说道:“这就没办法了,电影的拍摄任务比较重,美国这边的拍摄模式跟香港不一样,错了就需要重拍,根本不在乎胶卷成本,所以进度慢,心理压力也大。”

 

“这才是正确的电影拍摄模式,香港那边就是太在意胶卷成本了,走的都是低质量路线。”杨文东笑说道:“在这边拍主角,你也能够多学一点东西,以后有机会,将一些有用的带回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