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三方合作(第3页)
虽然历史上没有描述,但按照杨文东的估计,香港的贸易公司或者海外的终端设备公司应该坑了不少次内地企业,这是资本的特性,能够考虑长期的企业家其实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是只看短期;
如同80年代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明明进入国内比大众还要早,结果只顾短期利益,然后把自己在内地市场的机会给玩死了,要不然哪有大众在国内未来的超然地位。
如果能够让和黄真心实意的与内地需求性企业做生意,不说特意照顾或者优待,只要不坑人,那也就行了,这个帮助就已经很大了,且对于和黄来说,这样的长期生意也会有更高的生意,特别是按照计划,和黄如果被自己收购了,这个关系线对自己也可能会有帮助。
祁德尊连忙答应道:“杨生放心,咱们也算是认识多年了,也合作了多次,我这次也是想为和黄的贸易公司,寻找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只不过信任这东西时间成本太高,所以需要一个中间人,本来找霍营东霍生是最合适的,但考虑到一些原因,所以就算了。”
“行,这方面我还是信任你的。”杨文东点点头道:“那有机会我会约见华润的负责人,到时候咱们一起吃个饭,然后促进一下你们之间的信任。”
祁德尊很狂妄,很多时候连汇丰大班的面子都不给,甚至对于杨文东,都有了一点傲气;
可人家的确是有实力的,年轻的时候打过日本鬼子,甚至还因为懂得火炮,而在内地参加过当地的炮兵指挥,光是这一点,杨文东就给足他三分面子了。
后来退役进入会德丰,虽然用了一点不光彩的手段收购走了和记贸易公司并独立,但这也是一种能力;再之后就是凭借着自己能力,让和记从一家中小型贸易公司,发展成香港四大洋行之一,即使没有杨文东的历史上,他也是同样的优秀。
这样的人,眼光实力都是非常优秀的,至少在生意层面,一般不会为了短期利益,坑可以合作的长期伙伴;当然,这不是说不贪心,而是为了更贪心,反而会收敛自己内心的短期欲望。
祁德尊听到杨文东的承诺,立刻笑道:“那就好,多谢杨生了,只要这件事成功了,那以后,在担保费方面,我绝对不会少的。”
很多生意都是需要担保人的,这也是很多香港公司做生意的根基,从贸易到银行借贷,都是如此;
“好,按照市场规则来就行了。”杨文东虽然不在意这点钱,但也不会白做事,该收的还是应该收的,随即进入下一个话题,道:“祁德尊,港灯的股票你收购的怎么样了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