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超级风灾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何生,你也是非常懂经济的,你觉得现在香港经济的状况,正常吗”
“不正常,恒生指数这段时间涨幅太厉害了。”何善衡顿了顿说道:“这里面有着当初置地收购牛奶、和黄收购港灯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内地与西方交好,太多国际资本进入香港市场,导致股市地市爆发式的增长。”
杨文东笑道:“分析的很正确,如今股市与地市已经远远超过正常值了,香港市民也是承担不起这样的高价格了,特别是房价;
股市那边,泡沫也非常大,很多企业只需要随便买块地,还没开发,股价就能暴涨,这赚钱的速度,比开发地产还要快。”
地产的利润是很高,利用杠杆,胆子再大一点,那一个项目能够赚到的钱,可能是起始资金的5倍甚至十倍以上;
可受限于法律,无论倍数再高,想要将利润拿到手,就得等一段时间才行,这也是港府早年为了避免地产风险而设定的保护,必须房子快建起来了才能预售,这样也限制了地产公司的高杠杆,保护了普通购房者的利益。
而股市就不存在时间问题了,只要故事讲的好,让股民们相信半年或者一年以后自己公司能够赚到大量利益,那股票今天就能翻倍,得益于如今股市的疯狂,这个股市涨幅甚至会超过项目利润
这对于喜欢炒作的资本来说,诱惑是巨大的,于是泡沫自然越做越大,在如今,股市的泡沫比起地产,可是要大多了,从68-72年,房价也就升了三四倍,而恒生指数则是涨了十几倍甚至接近二十倍。
何善衡想了想,道:“香港的社会的确承担不了这样的泡沫,无论是地产还是股市;可我们现在的情况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大量国际资本才是推动泡沫变大的根本原因;
这些国际资本什么时候退出,那股价地价就会崩掉,但这一点没人知道,还是说杨生有什么内幕消息”
以前的多次经济发展至危机阶段,都是香港自己内部的原因,即使以前也有外资,但那也是香港靠着自己的能力吸引过来的;
但如今香港的海量外资,是因为内地的原因,且这些资本来自于全球各地,估计连他们内部都不知道有多少同行,也不太可能统一行动;
不过杨文东毕竟很特殊,或许会有什么消息渠道。
杨文东则是摇摇头笑道:“那倒没有,这是我的推测,属于个人判断,我觉得现在的风险大了点,早在几个月前,我就安排长兴地产适当收缩了;
何生,如果你是一家地产公司,那我也不会专门告知你这件事,但恒生是一家银行,一旦你手中大量地产业务出现坏账,要是再跟65年那样被英资银行利用一番,什么后果,也不需要我提醒了吧”
虽然没有实质证据,但65年恒生银行被挤兑、以及多家华资银行被挤兑,最大的背后操纵者应该就是汇丰、港府以及英资群体;只不过恒生被杨文东给强行救了,但其他的一些小银行,一部分就没那么幸运了。
而现在已经过了七年,但谁也不能保证汇丰会不会还对恒生有想法,毕竟恒生现在在香港的影响力是仅次于汇丰了,说不定再过十年,谁强谁弱都不好说,这也是原先历史上汇丰谋划恒生的原因,将竞争对手扼杀在萌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