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1961年的财富统计(第3页)

 

而楼的特殊,更是把杠杆用到了极致。

 

据说很多赌性比较大的地产玩家,只用十万块,再通过一些手段,比如跟银行“打好”关系,然后获得百万的贷款,再通过楼获得更高的资金。

 

如果顺利的话,撬动了三四百万的资金,最终获利大几十万,而本钱只有十万,利润可以说是七八倍了,甚至可能十倍。

 

长兴地产业自然用的是同样套路,但因为资金足够大,基数高,不可能做到这样的极致,一般控制在15%左右,不过这只是针对单项目,多项目的资金利用率就要高多了。

 

也就说,明面上几个项目一共1500万的启动资金,其实很大一部分是重复计算的,真正投入进去的可能只有三五百万,利润的话,大概能翻个两三倍,差不多千万港元。

 

看起了对比营业额的比率不高,但对比本金,就是绝对暴利了。

 

随后他又说道:“明年的地产业务,继续开发高档小区,另外,可以尝试选择一些商业写字楼进行开发,也是一样卖楼套现资金。”

 

长兴地产的小区,都是装修好的,加上位置都不差,所以深受很多中产阶级市民的喜欢,这也是为什么公司发展很快的原因。

 

不过高端市场总是有限的,特别是在60年代初期这个经济环境下。

 

所以地产开发也是要寻找更大市场的,普通住宅其实也可以,但竞争很激烈,而商务写字楼要好很多。

 

因为这个时代很多地产商也是喜欢自持物业的,所以出售单层甚至半层写字楼的不算多,而想购买的散户却不少,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市场。

 

“我们自己不增加自持吗”郑志杰问道。

 

杨文东道:“会的,你就正常做商业地产的业务,然后告知我,遇到合适的,我会选择自持的。”

 

时间到了62年,虽然房价还没到高峰,但这个时候自持非核心优质物业,意义就不是很大了,还不如借着地产市场最后的疯狂,将手中资金翻个倍,然后等66年再赚一波。

 

而且66年虽然是地产危机的开始,但实际上在65年初的时候,整个地产市场就开始出现萎靡了,也就是说,还有三年时间。

 

“好的。”郑志杰也没有多问,他也知道老板在地产市场上的见解也非常高。

 

随后又说道:“长兴地产旗下的长兴置业公司,是去年年初成立的,目前我们手中有着港岛的9栋大厦,除了长兴大厦、港华大厦与吉利大厦三栋我们自用,其他的都租了出去。

 

营业性的资产,目前一共有17建影院以及长兴广场。

 

还有就是在观塘那边各类地皮与物业,一共差不多有230万尺,但这些物业价值不高,哪怕因为长兴产业园的出现让观塘房价涨的很快,我们物业的平均价格也就在10元左右一尺。”

 

“这还比不上去年竞拍的地王地皮啊。”杨文东笑说道。

 

在前世,当香港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九龙半岛的房价虽然还是比不过港岛,但差距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要知道,在十年前,除非是商业需要,不然正常有点钱的人是不会不住在港岛的,九龙这边的地价之低,可想而知。

 

也就是因为最近十年来涌入的人口过多,港岛实在是放不下了,香港大资本及港府才开始推动九龙半岛的经济。

 

“是的。”郑志杰又说道:“就价格来说,还是差的很远,不过观塘那些地皮,我们当初收购的时候平均价格只有67元,加上我们只用了三成资金,哪怕算是利息支出,现在也已经赚了一倍了。”

 

其他几人也在大概心算着利润,这场会议,是不说利润的,但很多信息能大概算出来。

 

“嗯,先继续持有这些物业就行了。”杨文东点点头,这些地皮他不会留的,过两年到了房价最高峰,就会大规模出售,从而可以在66-67年的时候,再买回几倍大小的面积。

 

ps:求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