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与华润的互惠合作(第2页)

 

杨文东大概也能猜出来火腿肠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早期也让手下多准备一些产能,但这个产能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开始就拉爆产能,就算钱多可以买设备,人员方面也是不够的;

 

“是的,我也已经让东盛那边全力配合我们生产对应设备了。”周浩然接着说道:“而一些简单设备,也让东盛之外的设备厂商生产。”

 

“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各种检测设备也要完善,不能出质量问题。”杨文东又提醒道。

 

火腿肠是食品,宁可产能不足也不能出现质量问题,不然会比便利贴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明白。”周浩然又说道:“杨生,还有一件事,我跟华润的人协商过肉类供应的事情,他们说可以在宝安县内,建一个对应的养猪场,供应我们的需求。”

 

“这可以啊。”杨文东道:“我们火腿肠的肉类需求量也很高的,华润在宝安县建个大型养猪场,倒也合适。”

 

前世国内的第一大火腿肠公司双汇,一年要宰杀1000多万头猪,就这还需要从外部进口,足以看出,火腿肠企业对肉类以及粮食的需求是巨大的。

只是在香港建大型养猪场的难度太高了,这跟养鸡的难度还是差别很大的,因此,短期内只能从外部收购,而如果供求量过大就不能直接购买,最佳的方式就是与大型供应商协商,专门建一个生产基地,不然香港这样的小城市,猪肉需求量暴涨的话,只会伤害经济。

 

周浩然则说道:“问题在于华润没那么多资金,所以想向我们借钱,或者我们从香港银行给他们做担保。”

 

“华润没钱不至于吧”杨文东好奇问道。这个时代的华润的确在规模上比不过80年代,可其也掌握了香港近半数的食品或者小工业品的贸易,甚至很多香港工厂的一些基本原材料也是华润负责的。

 

或许其规模比不上长兴集团、怡和太古这些巨头,但也绝对是第二梯队的顶级了,一个养猪场都建不起来有点太扯了,虽说未来可能需求量大,但目前来说也不会多大的。

 

周浩然回道:“据说是因为国内目前经济太困难了,华润的资金都被抽走了。”

 

“国内经济困难”杨文东又问道:“有什么更具体的消息吗”

 

“具体的消息不知道了,但有一点,跟霍营东霍生还有点关系。”周浩然说道:“最近香港房价跌的比较厉害,但国内出口的很多建材物资反而大涨价了,这不符合正常逻辑,据说就是因为国内经济差,不得不涨价。

 

霍生也去了燕京市,跟出口相关的领导见面了,告知这样做会是饮鸩止渴,可内地那边反馈,实在已经没办法了,必须涨价,国内也已经顾不了未来了。”

 

“原来是这样”杨文东想了想说道:“那行,华润需要多少钱,我们可以通过恒生银行的借贷给他们,担保我来签字,本身这个项目,只要不出问题,肯定是能赚的。”

 

内地的经济情况,外人的确不清楚,但从一些对外操作就能看出来;要知道,内地高层可以说是全球最聪慧的布局大师,很多事情的操作,可能多少年后才被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