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百万漕工(第2页)

如同80年代的包玉冈,其身价其实是比不过90年代的四大家族的,可四大家族只是在香港称王称霸,真的要是走出去,那不过就是一个地方土鳖罢了,欧美这种国家根本不鸟你,但包玉冈这种航运大亨,去哪都是被小国总统或者大国部长欢迎。

航运带来的订单,还只是一次性的,而大型工厂能够带动的经济,则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

零售产业也是如此,虽然它属于服务业,可其对制造业的影响也丝毫不低于大型工厂,前世沃尔玛的采购订单,可以轻松决定一个城市的兴衰。

自己如今的目标之一是建造一个覆盖亚洲乃至其他州的汽车终端销售店,只要布局够早且成功了,那就可以反向影响很多汽车公司,这也是一种巨大的影响力,甚至以后自己如果有机会进入汽车行业,那有了一个这样庞大的销售渠道,也会是一种稳定的保证。

郑志杰回道:“丰田那边已经授权让我们先在东南亚的6座城市建设销售及售后站点,这个投资规模很小,等建成之后运营一段时间,我们双方再看一下成果,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合作。”

“行,那就先建6座,反正也没多少成本。”杨文东虽然知道投资不会很大,但却非常在意的说道:“派人了解一下当地的汽车市场,另外从其他成功的汽车站点中挖人或者学习,我们与丰田的合作要做好了,那才会有下一步,以及承接其他汽车的机会。”

大型公司之间的初次合作,一般也都是非常谨慎的,你啥经验都没有,丰田也不可能给你很大授权,合作也是一步一步的尝试,小的合作成功了,那再进行更大层面的合作,一直成功就一直扩大。

郑志杰答应道:“明白,这方面的资料,我会让专人负责,做好后会给您过目的。”

“好,那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杨文东点点头,虽然这个产业他比较重视,但毕竟如今才刚开始,也不至于让他这个大老板专门去抓细节,等有了成绩后,不管是好是坏,再评价也不迟。

4月12日,葵涌码头那边已经逐个开始动工,大量的中型机械设备外加数千工人都开始逐步到位,进行初期的地基平整工作;

有了第一个码头的经验,金门建筑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杨文东与长兴地产公司的不少高层也来到了这里,郑志杰介绍道:“杨生,按照我们的计划,二号码头将会在1年半内建成,大约会在71年底开始尝试运营。”

“这么快?”杨文东笑问道。

郑志杰道:“对,如今我们派遣了足够的人力物力,人停机器不停,24小时开工,而且作为甲方,我们的工程款结付也是非常快的,这就给了各个工程队伍足够的动力;

另外在伙食、住宿方面,我们也要求供应商做的比行业平均水平更强,保证员工的足够休息、营养以及更好的工作态度。”

“哈哈,非常好,对员工好,那他们自然也会上心。”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以后各个项目都要这么做,其实也花不了多少成本,但节省出来的时间与效率绝对更划算。”

长兴集团对于员工的工资待遇,一般是比其他同级别公司要稍微高一点,不过这也是有限的,毕竟社会水平就在这,不可能给欧美级别的工资;

而在各种福利、伙食、补贴之类的要强很多,这些其实也花不了很多,但却能稳定员工、提高积极性。

不过如果并非长兴集团的员工,比如说供应商的,那长兴集团一般也不会过问太多,毕竟自己不是责任主体,顶多就是在审核的时候稍微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