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港督的“善意”提醒(第3页)
于是,英国那边彻底乱套了,前几年长兴实业在英国投资,杨文东就是下令宁可多花钱招白人与华人,也不要阿三与黑人,就是这个原因。
戴麟趾道:“光是入籍肯定不行,英国那边的意思是长兴集团的总部需要迁移到英国,部分工厂也需要迁移过去。
而作为回报,香港这边的很多大型基建项目,都可以给你,比如,这段时间港府的一些招标项目。”
香港的政府公共项目,基本上都是给英国资本承接的,比如香港那么多马路修建、公共建筑、公园、水库、森林维护等等,这些加起来花费港府一半的财政收入,一年几个亿投入。
华资对这些也是非常眼红的,可根本就没参与的机会,这也是合法的将港府的钱转为英国资本的方法,再部分转向英国。
“我还是需要考虑一下。”杨文东还是没有将话说死,面子要给,也要放一下鸽子,至少目前没必要翻脸。
甚至就算拒绝,也要拖一拖,最好不要当面打脸,这是一个基本礼貌。
戴麟趾也知道这种事不可能立刻就决定下来,便笑道:“好,希望能够早日听到杨生的好消息。”
重要事情谈完,二人寒暄一会后,便相互告辞了。
下方的红磡隧道,正常运行着,就是人多了点,其他没什么问题。
等到了下午,杨文东得到了3个小时的数据,一共8600辆各种车子通过了隧道,收费接近4万元,全天下来,预估的收费大概是10万左右。
这是第一天,很多人可能图新鲜,按照预测,估计未来一天会有5-7万的收入,不确定的则是各种卡车通过的情况。
以这个收入,一年下来,总营收大约在两三千万,扣除了运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利息成本,一年大概也能赚取几百万利润。
这个利润不会很高,主要也是因为这种涉及全民的公共基建,是有利润率限制的,包括电力公司电话公司都是如此,不过也不是没有方法,那就是适当的做高成本,但也要有个限度,港府也不是傻子。
但基建行业真正的核心是对赌未来,如果香港的经济一直表现平平,那这样的基建,不会亏本但也赚不了大钱,但以后经济腾飞,汽车使用量暴涨,那今天因为车少而定的价格,在未来就会是绝对的暴利了。
前世的内地高速公路,也是这个道理,经济发展起来了,高速公路赚钱就等于闭着眼扫黄金。
不过,红磡海底隧道项目当初还在隧道口两边附带了大量地皮,如今随着隧道通车,外加香港经济腾飞,地皮的价值会变得更高。
甚至以后地皮的价值会超过隧道本身,这也是先知者带来的特殊福利了。
……
ps:求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