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对朱恒昭怀疑(第2页)

 在外人看来,这就是朱恒昭旗下的势力。


 朱英红怀疑过,群臣怀疑过,王处机怀疑过,但始终查不出来原由,只能将怀疑打消,将其暂时归咎为太子的隐忍和实力积蓄在最近爆发出来。


 至于方谬为什么不知道,他其实很少派人跟踪朱恒昭,朱恒昭的私事他知道的不多,这就有了漏洞来解释这一部分,朱英红不好乱猜测,毕竟是他就这么一个儿子。


 朱英红发话,打消群臣的怀疑和猜测:“此事休要再提,一切等战争结束的那一刻见分晓,至于输赢问题,你们难道没有自己准备对策?”


 一说这个问题,赵中乾为首的内阁群臣们露出笑容。


 其实他们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大明赢了吃得满嘴流油。


 大明和各国没输没赢,那就收缩资金,想办法在战争结束前捞一笔。


 至于为什么没有大明输后的对策。


 原因很简单,如果大明真的输了,他们身上的肉必然会被国外群狼环伺,届时就算早有准备对方也要硬啃下来一块。


 赢家通吃,输家没有权力反抗。


 “好了诸位,该谈正事了!”


 对于太子的怀疑猜测告一段落,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到战场与国际间的博弈上,还有国内的经济问题上。


 有人可能会想,都已经开战了,直接靠着暴力手段打输打赢来定结果,为什么还要纠结于国际中的政治博弈。


 因为战争离不了政治,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是政治博弈间突破极限和游戏规则的暴力手段。


 在这个大资本世界,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循环是有限的,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政治来缓解和解决,直至矛盾到了政治手段所能承受极限。


 有办法解决的自然不需要暴力手段,依靠内部消化即可。


 没能力解决,或者面对灭国危机的国家,为了突破政治极限,就需要一些暴力手段来突破,比如战争。


 比如二战德国军工产能暴涨,把民众送进军工厂,即解决了就业,还缓解了矛盾,但面对日渐增长的经济压力和大量堆积需要消耗的产能,侵略战争就是唯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