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危机时刻3

1905年11月1日。

 

面对日渐衰败的社会,世界各国开始亡羊补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处理这次危机。

 

【危机边缘,只因这是大明繁荣所带来的!】

 

【朝廷呼吁各方工业企业,减少裁员,停止降薪,扩大生产!】

 

各个企业原本以为朝廷发力了,怕朝廷接下来强制执行和罚款,于是积极响应这次号召。

 

可没过一个月,这些企业发现更上游的大资本根本没把这则新闻当回事,于是开始回归到之前状态,继续大规模裁员,持续降薪减少生产。

 

资本的天性是谋利是趋利避害,任由朝廷政府如何解决,都难以消除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何况背后有人使劲使绊子。

 

除非朝廷上下有能力动员各界各阶级的所有人,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现实,显然不会是这样。

 

一场萧条,让底层民众对朝廷越发失望,也让其他阶级对皇帝越发失望。

 

曾经大明大力推进教育的那一刻,民众的眼睛就已经被擦亮。

 

周龙当时在全世界印发宣传的那些书,在这个时间段变得爆火。

 

在这种时刻,没人能拒绝可以缓解自身精神痛苦,且能免费领取的书。

 

12月1日。

 

帕里亚将众人召集在工厂的小会议室内。

 

他手上拿着各种报告,向众人说明如今的状况。

 

“如今各个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已经卖不出去了,各行各业更是萧条破败,只有我们如今靠着丰厚的家底硬撑着。”

 

“就目前的农业产品,包括我们在内,如果要卖出去,要亏三倍的成本,我们在世界各地建立免费站点,就要亏四倍的成本。”

 

“如果直接抛去成本,我们也要付出其中四成的运输费和人工费。”

 

“其他农业企业处于停滞后,那些农产品基本都是原地销毁,根本没有多少农业产品卖给没有饭吃的穷人们。”

 

“从市场层面,农产品供大于求,因为没有人买,所以他们才会去销毁,穷人买不到保障基本生活的农产品,就吃不上饭,属于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