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我不做教主
第351章 谁敢降?(第2页)
如今的士气,再也不是夏侯惇能够提起来的了,不管给士兵画多大的饼,也不可能激励起这些已经对黄巾闻风丧胆的士兵们。
夏侯惇能做的,也就是加强督战队,必要的时候用刀子逼迫士兵们上阵作战。
这个时候,黄巾和汉吴两国的援军谁先到,就意味着他们生和死的区别。
如果是黄巾主力先到,以己方这种士气,只怕黄巾一个全力进攻,大军就要整个崩溃,士兵们没有作战的意志,再坚固的城墙也是形同虚设。
而如果是汉吴援军先抵达,至少能帮助自己稳住局面,后面黄巾主力来了,也才有的打。
两人沉默无声的立在城头,他们的命运已经不由本身决定,而是由黄巾和汉吴联军而决定了,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或许是老天爷感受到他们忐忑而迫切的心情,不久之后,远处的天际线,还真的爬起来一道漫长的黑线。
“来了!”荀攸瞳孔猛地一缩,下意识就发出声音。
夏侯惇两只手一下扒在墙垛之上,头也往前探去,眼睛张大似乎要看個清楚,奈何距离遥远实在是不能判断,最后也只能紧张的等待:“会是谁,黄巾?还是汉吴援军?”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此时城头的士兵们,也跟着骚动起来,显然也是发现了远处的动静。
一时间,城头人影不绝,数不清的人都在遥望远方。
即便是士兵也一样明白,来人的身份会直接决定这一战乃至自己的命运。
紧张的气氛之下,连空气似乎都凝固起来,无数道目光往远处汇集,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那天际的黑影越来越近,也渐渐清晰。
“是我们的援军,是我们的援军,我们得救了!”
“不对,那是黄巾,咱们完了!”
“完了完了,没救了,等死吧!”
“什么黄巾,我看那分明就是咱们的援军”
不多久,城头就变得喧嚣起来,还未及能看清的时候,士兵们就开始大呼小叫,各种声音都开始蹦了出来,人心也变的躁动不安。
不过,荀攸和夏侯惇对此完全是无动于衷的反应,任凭士兵们大呼小叫丝毫不做阻拦。
夏侯惇能做的,也就是加强督战队,必要的时候用刀子逼迫士兵们上阵作战。
这个时候,黄巾和汉吴两国的援军谁先到,就意味着他们生和死的区别。
如果是黄巾主力先到,以己方这种士气,只怕黄巾一个全力进攻,大军就要整个崩溃,士兵们没有作战的意志,再坚固的城墙也是形同虚设。
而如果是汉吴援军先抵达,至少能帮助自己稳住局面,后面黄巾主力来了,也才有的打。
两人沉默无声的立在城头,他们的命运已经不由本身决定,而是由黄巾和汉吴联军而决定了,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或许是老天爷感受到他们忐忑而迫切的心情,不久之后,远处的天际线,还真的爬起来一道漫长的黑线。
“来了!”荀攸瞳孔猛地一缩,下意识就发出声音。
夏侯惇两只手一下扒在墙垛之上,头也往前探去,眼睛张大似乎要看個清楚,奈何距离遥远实在是不能判断,最后也只能紧张的等待:“会是谁,黄巾?还是汉吴援军?”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此时城头的士兵们,也跟着骚动起来,显然也是发现了远处的动静。
一时间,城头人影不绝,数不清的人都在遥望远方。
即便是士兵也一样明白,来人的身份会直接决定这一战乃至自己的命运。
紧张的气氛之下,连空气似乎都凝固起来,无数道目光往远处汇集,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那天际的黑影越来越近,也渐渐清晰。
“是我们的援军,是我们的援军,我们得救了!”
“不对,那是黄巾,咱们完了!”
“完了完了,没救了,等死吧!”
“什么黄巾,我看那分明就是咱们的援军”
不多久,城头就变得喧嚣起来,还未及能看清的时候,士兵们就开始大呼小叫,各种声音都开始蹦了出来,人心也变的躁动不安。
不过,荀攸和夏侯惇对此完全是无动于衷的反应,任凭士兵们大呼小叫丝毫不做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