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张九文
第九十一章 兄弟三人
走到太极殿外,今天比往常来了早一些,所以李恪瞪着大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皇兄。
平时一直都是踩着开朝的点来上朝的皇兄,今天竟早来了半刻。
李承乾看看殿内已经有不少文臣站在那里了,从怀中拿出一只温热的包子,道:“吃了吗?”
李恪接过包子道:“谢皇兄。确实还没吃。”
不多时,李泰也来了,他比往常来得晚一些,做皇兄的起了带头作用之后,这个弟弟似乎也开始倦怠了。
“皇兄。”李泰作揖行礼。
李承乾又从怀中拿出一个包子,递给他道:“青雀也吃个包子吧。”
李恪刚吃了一个,有些不上不下的,低声道:“皇兄,还有吗?”
李承乾低声道:“就带了两个,本来是打算早朝结束的晚,拿出来吃垫一垫肚子。”
兄弟三人站在太极殿前,说着话,也不着急入殿。
李承乾又道:“青雀啊,你好像又胖了。”
李泰刚吃完一个包子,看了看自己,道:“太医署的医官说过,弟弟这个年纪,多吃点也无妨。”
李恪道:“其实弟弟平时吃得也很多。”
李承乾笑道:“你在军中,青雀整天与文人混迹,你们俩的消耗量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李恪憨憨笑笑。
“伱们两俯耳过来。”李承乾问着两个弟弟,道:“最近宫里宫外,或者是父皇那边有没有传来关于太子妃的消息?”
李恪诧异道:“皇兄急着成婚吗?”
李承乾道:“孤也挺好奇的,他们一般成婚是什么时候。”
李泰道:“年岁二十左右。”
李恪也扳着手指盘算片刻,道:“那确实还需要几年。”
注意到两个弟弟的目光,李承乾叹息道:“孤今年才及冠,自然是不想着太早成婚的,朝中这么多事忙都忙不过来。”
李恪与李泰也是讪讪一笑。
时辰差不多了,等舅舅几人走入太极殿。
李承乾也带着两个弟弟走入殿内。
兄弟三人鲜有这般说话。
只不过接下来,李泰又恢复了心思烦乱,蹙眉不语的神情。
皇帝走入大殿中,早朝便开始了。
有言官上前弹劾,道:“陛下,近日太子殿下在朝中用度设卡,令各部苦不堪言,臣以为殿下年少,需要教导而不是早早参与朝政。”
讲话的言官言之凿凿,看着年纪也挺大的。
可对方的弹劾李承乾并不在意,反而有些高兴。
还算是有人提出反对的,还是有人在乎这个太子的存在,那这样就很好。
身为太子被人议论也是正常的。
父皇给了一张弓,意思是让孤这个东宫太子继续刻苦练习箭术,也能早日有父皇那般的风范?
或者说出于公心来看,父皇这是褒奖东宫太子,希望这位太子继续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发光发热?
很快,岑文本便站出来反驳道:“陛下,太子殿下从未在用度之上设卡,而是命各部做清楚预算再来提交,就算是不会做预算的,中书省也可以代为做预算。”
“尔等做不好预算,却来怪太子设卡,朝中调度若没有秩序,岂不是乱作一团?”
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张行成站出朝班道:“陛下,朝中用度本就有多有少,各部按需,紧张与否才来安排,一时调度不及时便无端弹劾,臣以为这般风气不可有。”
听闻张行成早年就成名,从一个小小的县尉到现在的殿中侍御史,他与马周一样,出身贫寒,反而言行是属于那种不畏强权的人。
而父皇这些年,有意无意间也在挑选如张行成,马周这样的人物成为太极殿上的新人。
这类人对大唐当然是有好处的,从一个皇帝的角度来说,这种人越多越好。
东宫太子被弹劾了,东宫太子的弹劾被揭过了,就连当今陛下都没有计较。
众人三三两两走出太极殿,李承乾准备去东宫用了饭,再去中书省。
便对舅舅与老师,还有郑公道:“不如一起去东宫用饭。”
房玄龄道:“突厥与漠北开战了,昨夜又来了三份急报,臣不敢耽误,还要去呈报给陛下。”
平时一直都是踩着开朝的点来上朝的皇兄,今天竟早来了半刻。
李承乾看看殿内已经有不少文臣站在那里了,从怀中拿出一只温热的包子,道:“吃了吗?”
李恪接过包子道:“谢皇兄。确实还没吃。”
不多时,李泰也来了,他比往常来得晚一些,做皇兄的起了带头作用之后,这个弟弟似乎也开始倦怠了。
“皇兄。”李泰作揖行礼。
李承乾又从怀中拿出一个包子,递给他道:“青雀也吃个包子吧。”
李恪刚吃了一个,有些不上不下的,低声道:“皇兄,还有吗?”
李承乾低声道:“就带了两个,本来是打算早朝结束的晚,拿出来吃垫一垫肚子。”
兄弟三人站在太极殿前,说着话,也不着急入殿。
李承乾又道:“青雀啊,你好像又胖了。”
李泰刚吃完一个包子,看了看自己,道:“太医署的医官说过,弟弟这个年纪,多吃点也无妨。”
李恪道:“其实弟弟平时吃得也很多。”
李承乾笑道:“你在军中,青雀整天与文人混迹,你们俩的消耗量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李恪憨憨笑笑。
“伱们两俯耳过来。”李承乾问着两个弟弟,道:“最近宫里宫外,或者是父皇那边有没有传来关于太子妃的消息?”
李恪诧异道:“皇兄急着成婚吗?”
李承乾道:“孤也挺好奇的,他们一般成婚是什么时候。”
李泰道:“年岁二十左右。”
李恪也扳着手指盘算片刻,道:“那确实还需要几年。”
注意到两个弟弟的目光,李承乾叹息道:“孤今年才及冠,自然是不想着太早成婚的,朝中这么多事忙都忙不过来。”
李恪与李泰也是讪讪一笑。
时辰差不多了,等舅舅几人走入太极殿。
李承乾也带着两个弟弟走入殿内。
兄弟三人鲜有这般说话。
只不过接下来,李泰又恢复了心思烦乱,蹙眉不语的神情。
皇帝走入大殿中,早朝便开始了。
有言官上前弹劾,道:“陛下,近日太子殿下在朝中用度设卡,令各部苦不堪言,臣以为殿下年少,需要教导而不是早早参与朝政。”
讲话的言官言之凿凿,看着年纪也挺大的。
可对方的弹劾李承乾并不在意,反而有些高兴。
还算是有人提出反对的,还是有人在乎这个太子的存在,那这样就很好。
身为太子被人议论也是正常的。
父皇给了一张弓,意思是让孤这个东宫太子继续刻苦练习箭术,也能早日有父皇那般的风范?
或者说出于公心来看,父皇这是褒奖东宫太子,希望这位太子继续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发光发热?
很快,岑文本便站出来反驳道:“陛下,太子殿下从未在用度之上设卡,而是命各部做清楚预算再来提交,就算是不会做预算的,中书省也可以代为做预算。”
“尔等做不好预算,却来怪太子设卡,朝中调度若没有秩序,岂不是乱作一团?”
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张行成站出朝班道:“陛下,朝中用度本就有多有少,各部按需,紧张与否才来安排,一时调度不及时便无端弹劾,臣以为这般风气不可有。”
听闻张行成早年就成名,从一个小小的县尉到现在的殿中侍御史,他与马周一样,出身贫寒,反而言行是属于那种不畏强权的人。
而父皇这些年,有意无意间也在挑选如张行成,马周这样的人物成为太极殿上的新人。
这类人对大唐当然是有好处的,从一个皇帝的角度来说,这种人越多越好。
东宫太子被弹劾了,东宫太子的弹劾被揭过了,就连当今陛下都没有计较。
众人三三两两走出太极殿,李承乾准备去东宫用了饭,再去中书省。
便对舅舅与老师,还有郑公道:“不如一起去东宫用饭。”
房玄龄道:“突厥与漠北开战了,昨夜又来了三份急报,臣不敢耽误,还要去呈报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