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张九文
第九十三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2页)
“不够呀,光是这两个弟弟还是不够。”
李渊叹道:“朕这年纪是大了,想不懂伱们所想的事。”
从一开始父皇就开始提拔张行成,马周这样不畏强权,敢于向权贵与世家叫板的年轻臣子。
父皇想要什么样的人才,便可想而知了。
在崇文殿外,坐了半天,也将嗮了半天的茶叶都收拾起来。
三月中旬的长安下了一场大雨,一架架马车从泾阳离开,分成两队,一队前往阴山,另一队前往河西走廊方向。
长安城内,又有一队队的官兵离开。
从向突厥人卖肥皂开始,泾阳的行动总是能够领先朝中的政令,一次两次也就罢了,现在互市正要开始。
泾阳又先一步将茶叶运送到了边关。
真要说泾阳那敏锐的神经能够一次次把握住朝中的方向?
还是他许敬宗手眼通天,早就知道了。
朝中开启互市,第一个因互市赚够钱财的县,那就一定会是泾阳县。
甘露殿内,李承乾给父皇倒上一碗茶水,道:“这是今年送来的新茶,父皇且尝尝。”
李世民喝下一口,细细回味着,“没什么区别。”
“父皇喝的茶叶本就少,自然会觉得没什么区别,以后种类多了,喝起来也就有区别了。”
李世民问道:“以后中原会有很多茶叶吗?”
李承乾颔首,“会有的。”
注意到父皇的眼神,李承乾又道:“父皇不用过于担忧,茶叶种植与粮食不同,不会与粮食相冲,地方官府也会看着的。”
李世民拿起一道奏章递上,道:“你看看,这是弹劾泾阳的。”
闻言,李承乾拿过奏疏看了起来,道:“说是泾阳每一次都能领先朝中一步,捕风捉影不过是想说孤提前给泾阳的杜荷传了消息?”
李世民又道:“泾阳到底有多少银钱?”
李承乾摇头道:“回父皇,杜荷确实赚了很多银钱,可他到底有多少银钱,儿臣也不清楚。”
“你走一趟泾阳问问?”
“孤挺忙的,改天派人去问问就行了。”
李世民拿起茶碗,沉着脸喝着茶水。
外面大雨喧嚣,殿内安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李承乾又道:“泾阳是赚了不少钱,父皇觉得很意外吗?”
太子殿下终于又开口了,一旁的太监用余光观察着陛下的神色,等陛下放下了茶碗,有太监连忙又将热水倒上。
李世民道:“意外,很是意外,以前没觉得杜荷有这等本事。”
李承乾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位置比父皇低了一些,从这里目视前方看去,正好可以见到窗外的雨水,道:“父皇不如换个角度想,如果不只是泾阳因互市赚取了这么多钱,而是关中各县都能各展所长,通过互市赚取银钱。”
“泾阳赚钱是泾阳的事,各县若能发展所长,将自己的货物卖到关外去,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李承乾低声道:“所以,父皇不要盯着泾阳不放了。”
李世民板着脸道:“你是说朕见识短浅了?”
李承乾神色有些惆怅道,叹道:“儿臣希望,父皇能够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听着太子殿下数落陛下,殿内的太监低着头,随时准备在陛下发怒的一刻,第一时间跪下。
还未到陛下开口,却听太子殿下的话语又开始了。
“如果关中各县都要图发展,那么泾阳就是个很好的典型例子,种种举措也可以让关中其他县学习,让关中乡民脱离赤贫,这种事难道还需要犹豫的吗?父皇这是儿臣应该做的不是吗?”
李世民沉默不语。
“但真要如此,朝中的赋税方式便要有一些改变,如果都能有泾阳这般规模的大作坊,数百人参与生产,那往后赋税就要增加了。”
李世民道:“说来说去,你就是想要增加课税是吗?”
李承乾摇头道:“父皇,且听儿臣说完。”
李世民又喝完了一碗茶水,也不知道这是陛下喝得第几碗了,从太子殿下走入甘露殿内,献上茶叶之后,陛下就没停下来喝茶,一碗接着一碗,也不知道这是陛下喝的第几碗了。
李渊叹道:“朕这年纪是大了,想不懂伱们所想的事。”
从一开始父皇就开始提拔张行成,马周这样不畏强权,敢于向权贵与世家叫板的年轻臣子。
父皇想要什么样的人才,便可想而知了。
在崇文殿外,坐了半天,也将嗮了半天的茶叶都收拾起来。
三月中旬的长安下了一场大雨,一架架马车从泾阳离开,分成两队,一队前往阴山,另一队前往河西走廊方向。
长安城内,又有一队队的官兵离开。
从向突厥人卖肥皂开始,泾阳的行动总是能够领先朝中的政令,一次两次也就罢了,现在互市正要开始。
泾阳又先一步将茶叶运送到了边关。
真要说泾阳那敏锐的神经能够一次次把握住朝中的方向?
还是他许敬宗手眼通天,早就知道了。
朝中开启互市,第一个因互市赚够钱财的县,那就一定会是泾阳县。
甘露殿内,李承乾给父皇倒上一碗茶水,道:“这是今年送来的新茶,父皇且尝尝。”
李世民喝下一口,细细回味着,“没什么区别。”
“父皇喝的茶叶本就少,自然会觉得没什么区别,以后种类多了,喝起来也就有区别了。”
李世民问道:“以后中原会有很多茶叶吗?”
李承乾颔首,“会有的。”
注意到父皇的眼神,李承乾又道:“父皇不用过于担忧,茶叶种植与粮食不同,不会与粮食相冲,地方官府也会看着的。”
李世民拿起一道奏章递上,道:“你看看,这是弹劾泾阳的。”
闻言,李承乾拿过奏疏看了起来,道:“说是泾阳每一次都能领先朝中一步,捕风捉影不过是想说孤提前给泾阳的杜荷传了消息?”
李世民又道:“泾阳到底有多少银钱?”
李承乾摇头道:“回父皇,杜荷确实赚了很多银钱,可他到底有多少银钱,儿臣也不清楚。”
“你走一趟泾阳问问?”
“孤挺忙的,改天派人去问问就行了。”
李世民拿起茶碗,沉着脸喝着茶水。
外面大雨喧嚣,殿内安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李承乾又道:“泾阳是赚了不少钱,父皇觉得很意外吗?”
太子殿下终于又开口了,一旁的太监用余光观察着陛下的神色,等陛下放下了茶碗,有太监连忙又将热水倒上。
李世民道:“意外,很是意外,以前没觉得杜荷有这等本事。”
李承乾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位置比父皇低了一些,从这里目视前方看去,正好可以见到窗外的雨水,道:“父皇不如换个角度想,如果不只是泾阳因互市赚取了这么多钱,而是关中各县都能各展所长,通过互市赚取银钱。”
“泾阳赚钱是泾阳的事,各县若能发展所长,将自己的货物卖到关外去,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李承乾低声道:“所以,父皇不要盯着泾阳不放了。”
李世民板着脸道:“你是说朕见识短浅了?”
李承乾神色有些惆怅道,叹道:“儿臣希望,父皇能够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听着太子殿下数落陛下,殿内的太监低着头,随时准备在陛下发怒的一刻,第一时间跪下。
还未到陛下开口,却听太子殿下的话语又开始了。
“如果关中各县都要图发展,那么泾阳就是个很好的典型例子,种种举措也可以让关中其他县学习,让关中乡民脱离赤贫,这种事难道还需要犹豫的吗?父皇这是儿臣应该做的不是吗?”
李世民沉默不语。
“但真要如此,朝中的赋税方式便要有一些改变,如果都能有泾阳这般规模的大作坊,数百人参与生产,那往后赋税就要增加了。”
李世民道:“说来说去,你就是想要增加课税是吗?”
李承乾摇头道:“父皇,且听儿臣说完。”
李世民又喝完了一碗茶水,也不知道这是陛下喝得第几碗了,从太子殿下走入甘露殿内,献上茶叶之后,陛下就没停下来喝茶,一碗接着一碗,也不知道这是陛下喝的第几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