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张九文
第一百二十章 负重锻炼(第2页)
朝中的用度依旧很紧张,互市的方略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等今年第二次互市的赋税收缴完毕之后,这个缺口就可以补上了,时间还算充裕。
大唐的府兵制可圈可点,也是当下既有成效,又低成本的管理办法。
很多时候,战争结束之后,兵回府耕种,将军回朝上奏。
将领与兵大多数时候不在一起,而且随时会调换将领。
可能父皇很清楚,如果将领的统治力在地方长久存在很可能会出现乱子,容易出现某种不合理的军事团体。
因此除了中枢的小部分卫府,大多数地方卫府,都是处于将领与兵脱离的状态。
这种府兵制度大大减轻了朝中的负担。
李承乾低声道:“至少还有周转的空间。”
于志宁脚步匆匆回来了,他也没说话,应付了西域使者之后,便回到了位置上,继续忙着接下来的事宜。
没见到老师与郑公,却见到舅舅回来了。
李承乾笑道:“舅舅,与父皇谈得如何?”
长孙无忌道:“很顺利。”
简单的一句回话,李承乾手里拿着文书,继续看着。
“房相让牛进达带兵进驻伏俟城。”
听舅舅这么说了一句,李承乾疑惑道:“是吐谷浑以前的都城?”
长孙无忌手里也拿着文书,颔首道:“都是为了将来做好打算了。”
“父皇准许了?”
“调令已经送去了长安,陛下应允了,河西走廊换防给李大亮,牛进达就去了伏俟城。”
言至此处,长孙无忌又道:“殿下是房相的弟子,做老师的自然要比弟子想得更多,想得更长远。”
李承乾笑道:“孤没有给老师添麻烦就好。”
长孙无忌还想再说什么,只是叹息一声,也没什么没再多言了。
牛进达进驻伏俟城,一来可以钳制吐蕃人,二来也是控制吐谷浑人,因为现在修建河西走廊的就是吐谷浑的劳动力。老师是个高瞻远瞩的人,意识到吐谷浑防御的空缺,就要在吐蕃与大唐之间吐谷浑安插下一根钉子,以防战事有变。
眼看日头逐渐西沉,今天房相也多半不会来中书省了。
李承乾习惯了接替老师的工作,来处理朝政,坐在老师的位置上,将眼前的文书一份份都做好批注。
随着文书的批复完成,有官吏陆续拿着文书离开,中书省内的人越来越少。
等到需要点亮油灯来看文书的时候,中书省内就剩下了自己一个人。
当夜色完全笼罩了皇城,眼前还堆放着不少的奏章,就快入秋的朝中是最忙的,有许多工作都是赶在今年的入秋之前完成。
还有不少关中各县,以及中原各地的奏章。
今年江南各地的桑蚕养得很好,来年会有很多丝绸流动在中原各地,这是一个绝好的市场信息。
已接连三年了,丝绸的行情越来越好,应该让杜荷拿着铜钱换取更多的丝绸。
毕竟,如今的大唐,丝绸也是以物易物的硬通货之一。
身处朝中中枢,很轻易就能了解中原各地的情况。
两盏灯笼从夜色中而来,李承乾抬头看去,是妹妹李丽质与小福。
“皇兄。”李丽质俏皮地站在一旁。
“弟弟妹妹都吃过了?”
“嗯,她们都吃饱了,宁儿姐管着她们写作业。”
小福将食盒中的一盆饺子端出来,还有一碗醋,道:“今天吃的是饺子,用的还是泾阳的猪肉。”
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笔,端起这盆饺子便吃了起来。
李丽质坐在皇兄身侧,看着一份份文书,道:“怎么还有这么多?”
李承乾道:“今年要忙的事太多了,孙神医至今还在编写药经,李淳风道长与袁道长至今还没找到测算风速的办法。”
一边往嘴里送着饺子,李承乾又道:“整理一下,拿到东宫去吧,孤加个班。”
李丽质带来了书袋子,早就料到皇兄会这么做,口中又低声埋怨道:“皇兄又要忙到深夜才能休息,天不亮就要练箭术,太辛苦了。”
说完这些,她抿了嘴,不满道:“父皇怎么能什么事都让皇兄来办。”
等今年第二次互市的赋税收缴完毕之后,这个缺口就可以补上了,时间还算充裕。
大唐的府兵制可圈可点,也是当下既有成效,又低成本的管理办法。
很多时候,战争结束之后,兵回府耕种,将军回朝上奏。
将领与兵大多数时候不在一起,而且随时会调换将领。
可能父皇很清楚,如果将领的统治力在地方长久存在很可能会出现乱子,容易出现某种不合理的军事团体。
因此除了中枢的小部分卫府,大多数地方卫府,都是处于将领与兵脱离的状态。
这种府兵制度大大减轻了朝中的负担。
李承乾低声道:“至少还有周转的空间。”
于志宁脚步匆匆回来了,他也没说话,应付了西域使者之后,便回到了位置上,继续忙着接下来的事宜。
没见到老师与郑公,却见到舅舅回来了。
李承乾笑道:“舅舅,与父皇谈得如何?”
长孙无忌道:“很顺利。”
简单的一句回话,李承乾手里拿着文书,继续看着。
“房相让牛进达带兵进驻伏俟城。”
听舅舅这么说了一句,李承乾疑惑道:“是吐谷浑以前的都城?”
长孙无忌手里也拿着文书,颔首道:“都是为了将来做好打算了。”
“父皇准许了?”
“调令已经送去了长安,陛下应允了,河西走廊换防给李大亮,牛进达就去了伏俟城。”
言至此处,长孙无忌又道:“殿下是房相的弟子,做老师的自然要比弟子想得更多,想得更长远。”
李承乾笑道:“孤没有给老师添麻烦就好。”
长孙无忌还想再说什么,只是叹息一声,也没什么没再多言了。
牛进达进驻伏俟城,一来可以钳制吐蕃人,二来也是控制吐谷浑人,因为现在修建河西走廊的就是吐谷浑的劳动力。老师是个高瞻远瞩的人,意识到吐谷浑防御的空缺,就要在吐蕃与大唐之间吐谷浑安插下一根钉子,以防战事有变。
眼看日头逐渐西沉,今天房相也多半不会来中书省了。
李承乾习惯了接替老师的工作,来处理朝政,坐在老师的位置上,将眼前的文书一份份都做好批注。
随着文书的批复完成,有官吏陆续拿着文书离开,中书省内的人越来越少。
等到需要点亮油灯来看文书的时候,中书省内就剩下了自己一个人。
当夜色完全笼罩了皇城,眼前还堆放着不少的奏章,就快入秋的朝中是最忙的,有许多工作都是赶在今年的入秋之前完成。
还有不少关中各县,以及中原各地的奏章。
今年江南各地的桑蚕养得很好,来年会有很多丝绸流动在中原各地,这是一个绝好的市场信息。
已接连三年了,丝绸的行情越来越好,应该让杜荷拿着铜钱换取更多的丝绸。
毕竟,如今的大唐,丝绸也是以物易物的硬通货之一。
身处朝中中枢,很轻易就能了解中原各地的情况。
两盏灯笼从夜色中而来,李承乾抬头看去,是妹妹李丽质与小福。
“皇兄。”李丽质俏皮地站在一旁。
“弟弟妹妹都吃过了?”
“嗯,她们都吃饱了,宁儿姐管着她们写作业。”
小福将食盒中的一盆饺子端出来,还有一碗醋,道:“今天吃的是饺子,用的还是泾阳的猪肉。”
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笔,端起这盆饺子便吃了起来。
李丽质坐在皇兄身侧,看着一份份文书,道:“怎么还有这么多?”
李承乾道:“今年要忙的事太多了,孙神医至今还在编写药经,李淳风道长与袁道长至今还没找到测算风速的办法。”
一边往嘴里送着饺子,李承乾又道:“整理一下,拿到东宫去吧,孤加个班。”
李丽质带来了书袋子,早就料到皇兄会这么做,口中又低声埋怨道:“皇兄又要忙到深夜才能休息,天不亮就要练箭术,太辛苦了。”
说完这些,她抿了嘴,不满道:“父皇怎么能什么事都让皇兄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