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张九文
第三百二十三章 劝谏与反问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长弓,神色有了几分挫败,道:“本打算让御史台,大理寺,京兆府三方共同准备人手清查各地,当即就有人连夜写了奏章,来反对孤这种大张旗鼓的行为。”
英公站在一旁没有开口。
“朝臣的劝谏孤还是要听的,如此大张旗鼓地做事确实不该,现在他们应该很高兴,东宫太子开始听从劝谏了。”
“这不像是殿下以往的行事作风。”
“是呀,当皇帝也好,当太子也好,都不能一句话就将所有的事办了,能一句话就将事情给办了的,那都是空话。”
“这世上的事远比所预想的要复杂,就拿滕王与江王的事来说,快刀斩下去确实很好,可之后还是舅舅帮着孤收拾着余下的那些事。”
李绩又道:“末将不懂这些。”
李承乾活动了一番筋骨,放松着手臂,“在英公回来之前,见到李思文了。”
李绩道:“思文这孩子酷爱看书。”
“往后对他有何安排吗?”
“末将打算让他闲散平安地过一生。”
李承乾点头,大概明白了英公的意思,往后也就不会插手英公的家事了。
毕竟,已有一个李震在为东宫做事。
从一旁拿起一个木盒,李承乾递上道:“今天是中秋,朝中休沐,这盒月饼就送给英公了。”
“谢殿下赐。”
战场的事其实也不用多说,李承乾只问了些许细节,英公说得比之军报说得更详细。
这一战在大雪天行军冻得彻骨,双手冰凉根本拉不开弓。
虽说唐军也拉不开弓,但漠北人也是同样。
只不过唐人除了开弓,更擅长冲阵,这一仗把握时机很重要,赢的是天时,依靠着天时唐军才能有此大胜。
李承乾亲自送着英公出了朱雀门,再回头看向皇城。
即便是中秋休沐,朝中还有一些人在忙碌。
以往虽说掌权,但对朝中六部的掌控力并不强,虽说如今也是。
但身兼尚书令并且执掌中书可以慢慢熟悉六部,慢慢地接手朝中六部的事宜。
李承乾径直先来到了刑部。
反对清查的奏章中,刘德威的奏章便有其中一份。
一个向来以律法严明来标榜社稷治理的人,会如此劝谏自然是反常的。
刑部内,众人正在核对着卷宗,忽见一个身影走入刑部,并且这个脚步走得很快,一直走到了上首座,也就是刑部尚书刘德威的身侧。
众人又确认了走入刑部的这位的身份,正是当今执掌中书兼领百官的太子。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纷纷停下手中的事,作揖行礼。
刘德威自然是知道自己劝谏了太子,但劝谏这种事就看皇帝或者劝谏的对象会不会采纳。
可没见过劝谏之后,对方找上门的。
这究竟是为何?
刘德威又是惶恐,又是困惑不解,难道是太子要发脾气了?
但不管怎么样,他这位刑部尚书也该先行礼,恭敬道:“殿下,何故来刑部?”
李承乾揣着手站在一旁,道:“嗯?你不知道孤为何会来吗?”
“这……”刘德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警觉起来,道:“臣身为臣子当该劝谏,殿下若想……”
“哎!”李承乾打断他的话,道:“无妨,你们先忙,孤等你们忙完。”
太子殿下面带笑容,可这令刑部的官吏更加紧张。
众人眼神交换之后,纷纷退出了官邸,留下刑部尚书与太子在这里,他们则在外面吹着冷风。
刑部侍郎狄知逊亦站在门外,太子竟亲自来刑部了,真是少见。
刑部内,太子站在一旁,刘德威自然是没心思再处置公事,再一次起身,道:“殿下,还是有话直说吧。”
李承乾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章,道:“这是刘尚书所写?”
刘德威看了一眼,点头道:“正是。”
“你也不用紧张,孤不是来威胁你,或者是来找你算账的。”
“臣没有紧张。”
“是吗?”李承乾了然一笑。
“臣还听说昨晚还有不少人递交奏章劝谏殿下。”
英公站在一旁没有开口。
“朝臣的劝谏孤还是要听的,如此大张旗鼓地做事确实不该,现在他们应该很高兴,东宫太子开始听从劝谏了。”
“这不像是殿下以往的行事作风。”
“是呀,当皇帝也好,当太子也好,都不能一句话就将所有的事办了,能一句话就将事情给办了的,那都是空话。”
“这世上的事远比所预想的要复杂,就拿滕王与江王的事来说,快刀斩下去确实很好,可之后还是舅舅帮着孤收拾着余下的那些事。”
李绩又道:“末将不懂这些。”
李承乾活动了一番筋骨,放松着手臂,“在英公回来之前,见到李思文了。”
李绩道:“思文这孩子酷爱看书。”
“往后对他有何安排吗?”
“末将打算让他闲散平安地过一生。”
李承乾点头,大概明白了英公的意思,往后也就不会插手英公的家事了。
毕竟,已有一个李震在为东宫做事。
从一旁拿起一个木盒,李承乾递上道:“今天是中秋,朝中休沐,这盒月饼就送给英公了。”
“谢殿下赐。”
战场的事其实也不用多说,李承乾只问了些许细节,英公说得比之军报说得更详细。
这一战在大雪天行军冻得彻骨,双手冰凉根本拉不开弓。
虽说唐军也拉不开弓,但漠北人也是同样。
只不过唐人除了开弓,更擅长冲阵,这一仗把握时机很重要,赢的是天时,依靠着天时唐军才能有此大胜。
李承乾亲自送着英公出了朱雀门,再回头看向皇城。
即便是中秋休沐,朝中还有一些人在忙碌。
以往虽说掌权,但对朝中六部的掌控力并不强,虽说如今也是。
但身兼尚书令并且执掌中书可以慢慢熟悉六部,慢慢地接手朝中六部的事宜。
李承乾径直先来到了刑部。
反对清查的奏章中,刘德威的奏章便有其中一份。
一个向来以律法严明来标榜社稷治理的人,会如此劝谏自然是反常的。
刑部内,众人正在核对着卷宗,忽见一个身影走入刑部,并且这个脚步走得很快,一直走到了上首座,也就是刑部尚书刘德威的身侧。
众人又确认了走入刑部的这位的身份,正是当今执掌中书兼领百官的太子。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纷纷停下手中的事,作揖行礼。
刘德威自然是知道自己劝谏了太子,但劝谏这种事就看皇帝或者劝谏的对象会不会采纳。
可没见过劝谏之后,对方找上门的。
这究竟是为何?
刘德威又是惶恐,又是困惑不解,难道是太子要发脾气了?
但不管怎么样,他这位刑部尚书也该先行礼,恭敬道:“殿下,何故来刑部?”
李承乾揣着手站在一旁,道:“嗯?你不知道孤为何会来吗?”
“这……”刘德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警觉起来,道:“臣身为臣子当该劝谏,殿下若想……”
“哎!”李承乾打断他的话,道:“无妨,你们先忙,孤等你们忙完。”
太子殿下面带笑容,可这令刑部的官吏更加紧张。
众人眼神交换之后,纷纷退出了官邸,留下刑部尚书与太子在这里,他们则在外面吹着冷风。
刑部侍郎狄知逊亦站在门外,太子竟亲自来刑部了,真是少见。
刑部内,太子站在一旁,刘德威自然是没心思再处置公事,再一次起身,道:“殿下,还是有话直说吧。”
李承乾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章,道:“这是刘尚书所写?”
刘德威看了一眼,点头道:“正是。”
“你也不用紧张,孤不是来威胁你,或者是来找你算账的。”
“臣没有紧张。”
“是吗?”李承乾了然一笑。
“臣还听说昨晚还有不少人递交奏章劝谏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