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隆基圆盘大佬粗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原尹(第3页)

 “若是范阳换个人,诸位认为谁合适呢?”

 本来是在谈安禄山,眼下又谈到了范阳节度使的更替问题。

 因为陈希烈说的没错,张利贞的奏报中,其实就有这层意思,只是因为张利贞和王斛斯都是李林甫的人,自己人,不好在背后说坏话,才说的那么委婉了一些。

 幽州防区的任务有两个,一是防御北面的突厥,这方面,朔方军和河东军承担了更多,落在幽州头上的,没多重。

 第二就是压制奚、契丹,招抚室韦、靺鞨,说白点,对奚和契丹来硬的,对室韦靺鞨来软的。

 这才是幽州的防务重点,但是眼下这个差事,是安禄山在干,而且还干的挺好



 牛仙客皱眉道:

 “眼下找这么个人可不容易,若非本相年事已高,倒是可以帮圣人和右相分忧。”

 他担心李林甫将他踢去幽州,所以先把话说开了,老子不去,别指望我。

 别看他是左相,左相是门下省主官,但门下省现在不行了。

 严挺之偷瞥了裴耀卿一眼,果然,对方给他递了一个眼色,于是严挺之笑道:

 “正如左相所言,当下想要找一个能够接手范阳节度的,还真的不容易,老夫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

 李林甫笑道:“挺之但说无妨,你的眼光,本相向来都很认可。”

 严挺之笑道:

 “此人刑名出身,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户部侍郎,前年从河南尹调任太原尹,军事或稍显不足,行政则绰绰有余。”

 李林甫笑了笑,看向裴耀卿道:

 “原来是裴宽,焕之以为如何?”

 “举贤避亲,我还是不说话了,”裴耀卿哈哈一笑,将问题又给推了回去。

 李林甫陷入沉思。

 大唐内地行政单位,三府最大,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主官为尹。

 也就说,裴宽的级别跟京兆尹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太原不是首都,是北都。

 而且人家的履历实在是太耀眼了,担任的职位一水的关键部门,就算按照循资格来看,他的条件也足以担任一方节度了。

 而且河东节度使田仁琬有奏报,上任之后,裴宽非常配合他的工作,不用说,是裴耀卿打了招呼。

 节度使大还是太原尹大呢?肯定是节度使,但大唐制,河东节度节制不了太原府,因为是北都,龙兴之地。

 裴耀卿老了,李林甫肯定希望裴宽能从了他,当下给个好处,方便将来拢至麾下。

 “好!就让裴宽去吧,”李林甫点了点头,看向众人道:

 “那么,以什么理由召回王斛斯呢?”

 一镇节度,手握军政大权,即使是眼下的盛唐,朝廷也不敢随便开口让你回来,前提是人家愿意。

 那么大的权利,就算躺在床上下不来,也不愿意放手啊,那么高的退休金,活一天有一天。

 正因为是心腹,李林甫更需慎重。

 “十六卫当中,左威卫大将军刚刚空出来,给他吧,”卢奂道。

 牛仙客摇了摇头:

 “他那身子骨,能不能回来都不一定,就地免职肯定不合适,怕会抵触,不如在河北就近安置,给个上柱国,让他找个地方养老去吧。”

 “能不能回来,不是咱们操心的事情,”陈希烈皱眉道:

 “怎么就近安排?一州刺史,人家能看的上?刺史也没有缺啊,还得先想办法给他腾出个位子,太麻烦,我觉得左威卫就挺合适。”

 裴耀卿道:“给他刺史,还不如给他的长子刺史,人到最后,看重的还是子孙后代。”

 “还得是焕之,此言深合吾心,”李林甫拍板道:

 “就这么定了,左威卫大将军和一州刺史,一起给。”

 这样一来,王斛斯的儿子,肯定还是右相党,可以继续为李林甫所用。

 这么高级别的任命,中书门下只是决议,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李隆基手上。

 但是眼下李隆基放权不少,因为他信任李林甫的办事能力,所以大多数决议,李隆基看过之后都会照批,很少有驳回的时候。

 毕竟中书门下在做任何决议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圣人会不会乐意,李隆基不乐意看到的东西,中书门下压根就送不上来。

 会议结束之后,李林甫将裴耀卿单独留下。

 两人边喝茶边聊。

 “裴宽的夫人韦氏,似乎与太子妃走的比较近?”李林甫看似无意的问道。

 两个女人本来无交集,是因为严武的案子,在李琩的隋王宅开始有了联系,但也就那么几次。

 裴耀卿笑道:“右相不必忧虑,今后绝无交集。”

 李林甫点头笑道:“我对焕之还是放心的,只是挺之年长于我,有些事情,出于敬重,我不方便在他面前提起,那就劳烦焕之跟他打个招呼了?”

 裴宽和严挺之的夫人裴氏,那是堂兄妹,李林甫看重的是裴宽,可不是裴宽的老婆。

 但也担心有时候女人会坏事,尤其是姓韦的女人,所以希望严挺之给裴宽提个醒。


 裴耀卿自然听得懂,点头道:

 “我这位族弟,向来有主见,绝非妇人所能左右,右相放心好了,不过说起韦氏,我倒是想起隋王了,听说韦昭训要将女儿嫁给独孤家?”

 李林甫哈哈一笑:

 “嫁不成,他也不想想,到底是谁在背后主使,眼下他除了乖乖将女儿送给隋王之外,剩下的无论做什么,都会有人堵他的路。”

 “谁主使的呢?”裴耀卿笑道。

 李林甫道:“焕之就不要明知故问了,独孤礼也真是个蠢货,他哪来的胆子接手?”

 裴耀卿皱眉道:

 “人家可是颍王李璬的岳丈,颍王同母妹昌乐公主,又是窦锷的妻子,难说他们是故意冲着隋王去的,窦锷眼下对卢奂颇为怨恨,听说他母亲毕国夫人,常去卢奂门前闹事,卢奂近来也是不堪其扰。”

 “无妨,老夫来打发,”李林甫云淡风轻道。

 要么说他权倾朝野呢,连李隆基的舅母,人家都不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