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陇右道采访处置使(第3页)
李隆基一愣,拍桌怒道:
“你个混账东西,谁要让你死了?”
高力士赶忙上前劝说:
“十八郎不要胡思乱想,圣人让你去,是对你的信任,这个差事,只有圣人至亲才能胜任,其他人去了压不住,朝廷这边都会安排妥当的,你先不要去凉州,先去陇右的鄯州,与皇甫惟明计划周全了,联络好王倕,再去见盖嘉运”
高力士苦口婆心说了一大通,但李琩就是不愿意。
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我这辈子只想冒一次险,就是在太极宫或者兴庆宫,绝不是在河西。
要是死在盖嘉运手里,那才真是窝囊。
“其他嗣王也是可以去的嘛,又不是只有儿臣
这一个人选,”李琩一脸颓败道。
李隆基都想过去给他一脚,你别跟朕装傻,哪个能比你合适?
大唐本该最有威望的亲王们,都被圈禁在了一个地方出不来,嗣王们大多也都在长安。
老李家自从吃了武则天的大亏之后,如今吃喝玩乐个个是一把好手,对外的形象,没几个好的,别提威望了。
威望都在老一辈身上,比如宁王李宪,信安王李祎。
但李祎现在的身子骨,出长安都费劲,别说是河西了。
李琩就不一样了,他身上有光环啊,圣人嫡子,当年的储君热门人选,如今又出嗣了,符合出使条件。
他要是还在十王宅,李隆基无论如何都不会考虑。
李林甫也在一旁不停的劝说着,他对李琩的能力是有信心的,但主要还是认为,皇子去了藩镇,不至于引起大的动荡,毕竟各大藩镇一开始,都是亲王遥领,将士们在心理上,是完全接受亲王对他们有着绝对的管理权。
但是李琩就是不肯点这个头,李隆基也不耐烦,直接将中书侍郎萧华叫进来拟旨,陇右道采访处置使,你不干也得干。
并赐旌节,也叫使持节。
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本来是杀不了节度使的,这不是基哥特别授权了吗。
动画片长安三万里那位程公公手里的龙头铜棍,就是旌节。
李琩还有一面大幡,上写天授两个大字,中间是采访、处置、安抚六字并排,下面写着纠官邪,戢奸暴,平讼狱,雪冤抑,巡查陇右,开元二十九年诰。
这特么都给我准备好了?
“朕只给你一天时间,七月十四,务必离开长安,”李隆基说罢,便甩了甩袖子,示意李琩滚蛋。
李琩无奈起身,李林甫笑呵呵起身,两人联袂离开。
使职,都是临时性的,这个采访处置使,一年到期,人家上面都给写着呢:开元二十九年。
到了明年,就不管用了。
类似于后世很多单位,一年一签的合同,眼下的藩镇节度就是这样,他们兼任的处置使,都是每年续签的,干的不好,就不给续了。
“我不用脑子想,也知道是右相出的馊主意,不然圣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我,”李琩脸色难看的与李林甫同行道:
“你这不是害我吗?真把盖嘉运惹毛了,我这条小命就留在河西了。”
李林甫笑着摆了摆手:
“隋王多虑了,他有几个胆子敢对你下手,亲族一个都不要了?李楷洛终究是契丹人,他要是咱们陇西的,盖嘉运都不敢动这个手,河西十一个军镇,有多少都是关中儿郎,盖嘉运一天换十个,他也换不过来,你这一去,各镇军将不会什么都听盖嘉运的,人嘛,还是要设身处地多为自己着想。”
李琩叹息一声,接受现实道:
“圣人说,你会给我安排几个人同行,都有谁?”
李林甫笑道:“已经都在中书门下候着了,隋王去了就知道了。”
中书门下的回廊下,眼下坐了六个人。
这六个人是李隆基和李林甫安排与李琩同行的。
飞龙禁军的头领,宦官程元振。
李楷洛的儿子李光弼。
左羽林卫长上鲁炅。
河西进奏院季广琛。
前河西节度副大使、临洮军使,迁鄯州都督安忠敬的儿子安重璋。
御史台监察御史皇甫侁。
呵呵都是一帮可以死的人,李琩在几人身上打量片刻,便与李林甫先一步迈入中书门下的大堂。
六个人里面,没有哪个称得上权贵,那么自然都是些小命不值钱的,李楷洛前车之鉴,家里靠山硬的,没几个愿意干这种差事。
李林甫和牛仙客总不会让他们的儿子一起去。
不过六人的安排,也确实合理。
程元振就不必说了,代表宫里监视李琩,人家手里说不定都有密旨,李琩敢乱来,直接拿出密旨就地剥夺持节权。
李光弼名义上是去接回他爹的尸体,实际上还是要接管赤水军。
鲁炅就是个玩命的,武艺超绝,在宫内的禁军当中,以一当百的存在,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
季广琛就复杂了,熟悉河西军政之事,以备李琩在路上对河西能有初步的了解,而且这个人一开始就是给盖嘉运干的,方便去了那边,与
盖嘉运联系。
安重璋嘛,正儿八经的地头蛇,祖上世世代代在河西养马,老家就是高昌的,河西军战马的主要来源就是他们家,本来是河西的一名将领,被盖嘉运给撸了,跑长安是想托关系找个事干。
这下好了,找了个要命的事。
不过李琩对这个人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安重璋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李抱玉。
皇甫侁就不说了,皇甫惟明同族,负责做李琩和皇甫惟明的中间人。
简单的商议一阵后,李林甫让众人早早回去准备,不准漏泄风声,七月十四追随李琩,前往河西。
至于护卫兵马,飞龙禁军出五百人,这支部队名义上是太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