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8章、知错知错,尽是父怂子懦(第2页)

 看着在李太后面前坐立不安、乖巧恭顺的父亲,朱常洛心中却有忧虑。

 听李太后的意思,只要他这“慈父”没有明确的废长立幼信号,李太后大概还是不会去干涉皇帝的权威。

 这可就难了,拖才是朱翊钧的拿手好戏。

 没理由,创造理由也会拖下去,就硬拖。

 在这慈宁宫中,朱常洛不能也不必再那么偏激行事。

 正常阅历、思维下的他,开始着意给李太后和朱翊钧形成一个印象:那种待遇下,长成了这样,很难得了。

 抛开这两天狂悖不孝不谈,既长且贤。

 也有点想与朱翊钧改善父子关系的意思,频频马屁。

 朱翊钧却心不在焉:如果还想拖下去废长立幼,好像更难了一些……

 ……

 太后只召了皇帝和皇孙去她面前“吵”,郑梦境没那个福分凑热闹。

 她可以在景阳宫安排太监宫女,但慈宁宫那边,她却不敢造次。

 然而司礼监随后派人去景阳宫撤了看守王安的人,传了太后和皇帝新的旨意,这事郑梦境知道了。

 竟然还留了那小子在慈宁宫用膳!

 想着这两天看见的那小子,郑梦境心中警惕非常。

 不是个省油的灯!

 就算昨天和今天闹的事,让皇帝对他的印象更差了。可是这样一通下来,那小子可当真兑现了他的话:王安那奴婢,真被他给保了下来。

 这可是皇长子在宫里第一次体现出他有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还是在皇帝已有明旨、他明言抗旨,于皇帝盛怒之下仍旧保住了一个奴婢的性命。

 往后会不会有更多的人觉得太子之位迟早是他的而倒向他?

 郑梦境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那就只能又把新的情况传到他哥哥那里去。

 就算有太后懿旨,那也顾不得了,只叫哥哥别拿今日之事做文章便行。

 夜里,郑府的花厅里也很热闹。

 主位上,是郑贵妃的兄长郑国泰。客位为首的,是他们的伯父郑承恩。

 其余位置上,坐着的几个人都没穿官服,神态拘谨,只是勉强坐着,小心翼翼的样子。

 “我知道,几位实不便亲来,但如今事情紧要,必须商议一二。”

 郑国泰开了口,玩味地看着这几人。

 郑家势大,国本之争悬而未决,自诩正直的文臣里自然不乏投机者。

 过去说遥相呼应,那也没什么问题。

 明着帮郑家说话,他们可挡不住同僚攻讦。

 瞅准时机上本把水搅浑,明着站在皇长子这边,暗中却借皇帝容易被聒激惹怒的脾气让事情拖下去,那是可以的。

 反而还有敢于直言的美名。

 但郑国泰今天非逼着他们冒险到了郑府之中,当面商议。

 “正要请教,指挥连奏三本请行三礼,不知是何用意?”

 郑国泰虽有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官职,但这只是依靠郑贵妃受宠才在文臣纷纷弹劾的情况下仍旧承袭任命的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