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203章、升官,改制(第2页)

 范醇敬略有失落,应了一声谨遵圣谕。

 “倒是翰林院事务增多,确实该改一改了。詹事府都是兼衔,也该改一改了。”

 御书房底下,通政使司自然还如过去一般,但翰林院和詹事府的职能如何厘清?

 这是洪武初年制定的一个衙门,原本是专责训导太子、亲王。但朱标之后,大明哪里还有正经依照这个配置来教导并培养班底的太子?

 朱高炽做太子时基本都在监国,没必要这样;朱瞻基做太子的时间极短;朱祁镇年幼就即位了;朱见深长时间处于父亲和叔父你来我往的自身难保之中;朱佑樘、朱厚照父子之后,道君朱厚熜来的是二龙不相见;朱翊钧年幼即位之后,国本之争就十几年。

 所以詹事府其实没多少事,里面又有正三品的詹事、正四品的少詹事、正六品的府丞、左春坊右春坊里的一批五六品官职。

 因此詹事府变相成了翰林院许多人的兼职,这是他们得以拉高官品、清流直升的“自留地”。

 单论七品以上,詹事府足足有三十七个官位,远多于翰林院七品以上的二十个。

 范醇敬等人听完又生出期待,不知道皇帝准备怎么做。

 “大原则,一房四馆所辖

大部衙,首官不低于正三品。”朱常洛看着范醇敬笑了笑,“詹事府形同虚设,不如理清楚了。当然了,朱学士还未到任,这些后面会商议清楚。如今先明确一点,翰林院掌院翰林学士之下,该有五个正四品,各掌四馆一苑。”

 经史馆除了编修常规经典史籍,现在又要建立起朱常洛所要求的地方志书库。

 诏制馆虽然简单,但朱常洛准备让诏制馆把行人司也管起来,作为皇权与底下沟通的另一个渠道,通政使司上传,诏制馆下达。

 赞画馆如今只是草创,但在朱常洛的构想里,却是自己最熟悉的“政研秘书机构”。

 百家馆担负着更远大的科技树重任,将来要协调的人员和部门更是不少。

 给他们都提一提品级,逐渐完善架构,这是必须的。

 这边提高了品级,詹事府当然要减员不少,同时做另一件重要的事:内宣。

 前代就有边报,主要是传递边关军情。因为随驿传递,寻常时候又能报一些别的事,因此这塘报、驿报确实是一个了解各地动向的渠道。

 但在整个帝国的体系里,塘报驿报只是各地向京师集中信息;中枢的信息再传出去,则主要是依托旨意、公文和私下的书信。

 朱常洛准备把詹事府做成一个另外服务于皇权的事务衙门,首先从内宣做起。

 既有面对官绅的内宣,以一份真正的报纸为载体;也有面对百姓的内宣,那就是为正在发育着的说书人体系提供更多文本素材。

 前者严肃,后者活泼。

 听皇帝问如今翰林院里谁爱听戏、赏剧,范醇敬等人还以为这是要敲打哪些人,因此支支吾吾。

 “不是坏事,你们回去先准备着吧。”

 朱常洛让他们先离开了,才去往武英殿的枢密院那边。

 充分阐明自己的意思之后,枢密院的体系变动才是最大的。

 五府所代表的,其实是五大军区。目前,左军都督府主要辖着辽东边军和山东、浙江地方卫所,中军都督府则是河南与南直隶江北的地方卫所,后军都督府是宣大两边、山西、北直隶,前军都督府辖湖广、江西、福建、广东及南直隶江南部分,其余西部都是右军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