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穿越要留种(第2页)
还有一点,也涉及到朱常洛对宗室的安排。
一直到今天,除了蜀王、潞王、楚王三家,朱常洛还并没有让其余藩王加入到昌明号的体系里。
后面想把他们的赐田等都纳入到皇权管理的体系,总要交换给他们一些好处。
允许宗室子弟进学、经商是一方面,还有一点是朱常洛一直考虑着的。
反正总是大航海殖民时代,寇可往,我为什么不可往?
一共就这么多家宗室罢了,朱常洛想把他们都撒出去。自由自在,做个真正的藩国之主,对大明来说都是将来的种子。
当做自己的国度来治理、教化,总比朝廷直接派出流官来得成本更低吧?
但往外走,没有武力是
不行的。
这些武力还要可控,至少不要随便反噬。
王珣不知道皇帝现在考虑得这么多,但还是先听了命令。
先造更合用的海船,先准备护卫体系。
对朱常洛来说,这又涉及到来年的漕军改制。
在内陆进行漕运,他们实际上已经都失去了作为“军”的底色,实际上就是一批事业单位。打仗不行,赚钱第一名,私货夹带那叫一个溜。
可是内河上的水师,在大海之上实在不行。
沿海诸省的海防道,其实差别也不大,基本都是在沿岸浅水区晃悠。
大明的海军建设,也要提上日程了。
这样一盘算,泰昌二年末的大明天子听闻今年千万两赃银已经安排好解运事宜之后,只是感叹一声钱仍然不够用。
……
过完了年,紫禁城外朝的改建工程正式开始了。
是至高无上的紫禁城,是将来朝堂的中枢,紫禁城内自然一时大匠云集。
最先开始建的是乾清门南面的原先建极殿所在的区域。
石台高耸分为数层,原先这里都是横着的廊房,建极殿和后左门、后右门把前朝、后宫隔出中间的缓冲地带。
现在缺乏大木,朱常洛拍板的方案就是直接在承载着三大殿的石台上做砖石主结构。
至于最靠近乾清门的部分,要垒起一个象征意义更多的矮一点的宫墙,搞出一个门楼分隔外朝与后宫。
叮铃咣当的工地北面,朱常洛专门坐在乾清门外饶有兴趣地看着。
过了一会,百家苑那边从去年开始就从各处调来的一批大匠和杂学教授来到了朱常洛面前。
还有徐光启。
等他们战战兢兢地见完了礼之后,朱常洛才说道:“既然给你们授了太学官职,以后就都称臣。”
这里面,有烧琉璃的,有做木工的,有磨镜的,有锻造大匠,有经验丰富的老农,还有炼丹的道士……
杂学教授里,也大多是科举不顺的一些秀才。
皇帝突然给他们授了官,但又不是在百家苑里教什么,这让他们无所适从。
“子先,你和他们都说了说没有?”朱常洛看着徐光启。
“臣都说了。”徐光启躬身回答。
朱常洛点了点头:“那就一一说来吧。万岁山周围,那里的屋舍都可以用。你们各自都要配些什么,需要哪些学徒,都说清楚。若愚,你都记着。”
他能做的就是先给钱,给资源,给地位。
他想要的东西也很明确:更多的新技术。
要在那里建高炉改进炼铁炼钢工艺,可以。
要在那里炼丹,可以,反正朱常洛将来会过去切磋其中的化学变化。
如今一切都是开始,百家苑里面的人学成后是赐同进士出身,他们当然不必自己去做工匠,但他们至少要了解相关技术,能够管理那个方向,发掘更多的人才。
他们带的学徒,也能够由皇帝保着,把一代代的经验总结起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