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玩火自焚(第2页)
申时行也跪下低着头:“万历十一年后,三省诸藩也是安稳的,礼部部议以为可以推行。”
说的是万历十一年之后,河南、山西、陕西三省秦晋代沈等宗藩从此定额派宗禄,以后不论子孙多寡,都按这个数字给,不增,但也绝不会再削。
从万历十一年至今,这三省的宗藩确实没有闹事。
“是,把宗禄额度限死了,确实一劳永逸。”朱常洛哼了一声,“按册籍来算,宗藩禄米确实已经多得吓人,足该千余万石。但实给又是多少?算笔总账,实支不过百余万两。大明全部田赋、税银都折银来算,宗禄所占不足一成。即便是全部都改为定额,又能节省多少?”
大明的宗室负担就是不能细算表面账和实际账。表面上来看,宗室负担显然已经占据大明岁入赋税的近三成了。但拖欠的拖欠,折色的折色,实际上每年的负担目前还控制在大明全部岁入的百分之五。
当然,宗藩会继续繁衍,指数级的增长确实厉害,这个问题是应该面对。
可礼部商议出来的方略确实显得倨傲。
朱常洛又说:“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之所以还没闹,是因为还有些折禄庄田的岁入。但这回你们拿出来的方略倒好,说什么既然从此定额实给宗禄,那之前那些折禄庄田就该收回了。难道卿等以为有了枢密院,重新整训了京营,分设了五军左右都督,宗藩只能乖乖待俎?”
“……臣等不敢。”
“先不说宗藩是天潢贵胄这种话,但毕竟也是活生生的子民吧?一句弛禁开科,愿为农者地在哪?愿为商者可有本钱?愿读书者如何不忧虑柴米油盐?”
说的是占绝大多数的中下层宗室,这种情况不能说夸大,确实有大量的底层宗室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朱常洛若是仅以弛近开科扩大到镇国将军一下就换个诸藩宗禄永为定额还要收回折禄庄田,不是倨傲又是什么?
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中下层宗室以后再生更多子女,也只能靠定下来的定额养活了。
关键是他们并没有掌握太多生产资料,宗藩的资产都被控制在亲王郡王手上。
固然可以说什么都不用干就能领一份禄米已经是优待了,但对他们来说,这算得上是皇帝拉拢中下层宗室压制亲王、郡王?
根本就是两头堵:既造出了势来让亲王不敢抗拒,又只是通过弛禁开科和宗禄发放到位争取到中下层宗室的支持。
无非以为严厉监督着亲王不盘剥宗亲就能把事情推行下去。
换来的实际利益,是那一千多万亩庄田收为官田。
明初一亩官田征田赋五升多,但时过境迁,如今如果把地方科则税银都平摊下来,平均每亩官田能征大约四斗粮左右。这意味着大明可能多出五六百万石粮的一项岁入。
所以说王锡爵和申时行他们打的好主意,用一个宗禄永为定额百余万两银子和一个对镇国将军以下宗室都弛近开科,就想换来每年数百万石的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