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既是朝廷逼反……(第2页)
“……只是这行银。”
李化龙只盯着他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道:“徐小公爷,你既然不甘落后于英国公,也愿从军建功,那就军令为先。陛下既设枢密院,京营过万大军都能说开拔就开拔,哪里会少这份行银?如今正在征收秋粮,昌明号自然又将那该留南京的十万两银子备好了。”
“……受教了。”徐弘基尴尬地拱了拱手,“我也是想先问清楚,好跟卫里将官们讲清楚。”
李化龙看着他离开,过了很久才低头看着面前的一份新公文。
真正见血的事,不该枢密院去做。
就看牛应元见到这份公文之后,能不能干脆利落地把梁云龙那边审出来的几家都抓了。
孝陵卫很少离开南京外郭城与内城之间的那片区域,但现在,一千骑在十一月底江南的大地上往东。
文楼里的申时行双目恍惚地看着远处的乾清宫,他已经看过了很多份殿试考卷。
儒学治国理论的许多思想,从这些试卷里已经看得出来开始有帮皇帝说话的倾向——那么多学子锒铛入狱、开革功名,威力自然是有的。
接下来还有以利为先、贪而忘义甚至胆敢祸乱大明的官绅……
皇帝因此就说是有人谋反,实则是在给儒门定罪。
这次举起的刀,究竟要带着多少血?如何修剪儒学?
“文相?”
申时行回过神来,转身之后只是勉强微笑:“你们定下之后,呈请御览便好。”
和他无关了。
新时代里朝堂这艘大船,已经没有他这样“腐儒”的位置了。
养心殿里,朱常洛笑着看面前的一老一少。
“元驭这下是真放心了吧?”
王锡爵闻言先行了个大礼:“臣岂有不放心?只是终究好对舍弟、舍侄有些交待。”
“既是受卿所累,也是受朕所累。既然知道元驭在为此事忧心,朕就牵一牵这线。如今元驭也考较了一下他的学问,确实人中龙凤吧?”
王锡爵看着面前局促的太学小学苑学生宋应星,心里有点古怪。
竟然又是姓宋。
但是……
“长庚天资自是上佳,又有过目不忘之才。”
他没好说现在毕竟也只是个小学生,他没瞧出来有什么明显的过人之处。
只不过家世确实清白,曾祖父宋景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左都御史。若非后继无人,应该是江西奉新的名门望族了。
“如今确实尚无成就。”朱常洛知道王锡爵心里在想什么,但他看着宋应星说道,“但叔祖喜爱得紧,要收为关门弟子。宋应星,不必按部就班研习经典。你既然喜欢自然哲学下的诸学科,就把这些学好,将来入百家苑。”
“学生遵旨……”
宋应星不知道陛下为何对他青眼有加,既让百家苑训导、郑王世子亲自指点他,又为他说媒要迎娶王锡爵的侄孙女。
难道就因为第一回被召见时皇帝说的听闻他去年到处找《梦溪笔谈》求而不得的故事?
王锡爵当然也不知道为什么,但皇帝如此热情,总归是恩典。
尤其是在朝堂上申时行又将离开之时。
“你先回太学吧。”
朱常洛要说这个媒,自然是想让宋应星能够更早、更专注、拥有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