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堂燕归来
第401章 我有血统有功业有德望,称帝我理直气壮!大哥,我们扶你登基!(第2页)
昔日光武帝,亦不过刘氏偏支,出身比我高不了多少,却因荡灭众逆,平定天下,中兴汉室之功,最终登上帝位。
两位先祖,皆是凭着功业登上帝位,而非出身。
我刘备灭尽各路诸侯,诛尽四方国贼,天下十三州已收复九州,功业虽不及高祖,但也与光武帝可相媲美。
我为何不能称帝?
何况刘协为保性命,已将皇位禅让给曹贼,他和他的子孙已配不上汉家天子之位。
放眼天下,要血统有血统,要实力有实力,要德望有德望之人,除了我刘备还有谁?
我继承皇位,登上帝位,乃是理直气壮,谁敢反对?
就算是曹操,他也没资格质疑!
无数个念头,无数个权衡,在心中翻转澎湃。
扶汉的理想,个人的野心…
一切的一切,如一道道江河,在心中最终汇聚为一片大洋。
深吸一口气后,刘备缓缓起身,目光扫向了众臣。
大殿内立时鸦雀无声,众臣期盼的目光,齐齐望向了刘备。
从他的眼睛中,众人看到了自信决厉。
众臣悬着的心,立时提到了嗓子眼,知道他们的楚王已做出了决心。
“孤起于微末,原本只一布衣,然身为刘氏子孙,位卑却不敢忘国。”
“故见黄巾乱起,孤心怀国家,方投身于行伍,意在匡扶社稷,兴复大汉,致天下以太平。”
“后董卓之乱,天下分崩,群雄并起,似袁术这等欲篡夺我汉室社稷之国贼不计其数。”
“孤身为刘氏子孙,自当不计生死,与这些汉贼死战到底!”
“所幸天不绝我炎汉,令孤得萧国相这等谋圣辅佐,更得卿等无数文武豪杰追随,孤方能扫尽汉贼,有今日收复九州之大好局面。”
“然则曹操废汉,谋朝篡位,我大汉社稷有崩毁之危,宗庙有倾覆之险!”
“正如国相与卿等所言,孤身为刘氏子孙,身为大汉楚王,岂能不铤身而出,担负起再造大汉的万斤重担!”
“既是如此,孤也不屑学那曹贼,做那三辞三请的虚伪之举!”
“孤便顺应卿等所请,进位为帝,继承我汉室大统!”
刚毅决厉,自信从容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
刘备终于下定决心,应众臣之请,要进位为帝了。
而且是痛痛快快,以绝对自信的态度,大大方方,理直气壮的决意称帝。
却不似曹操那般,作贼心虚,还要玩什么三辞三请的套路,还得令秦国那班文臣武将,给他搭好台阶。
老刘就是这么自信:
这大汉天子之位,非我莫属!
我登基称帝,问心无愧,天下人谁都没资格反对。
曹操也没有!
看着满身自信的老刘,萧方笑了。
诸葛亮,黄忠等谋臣武将,也皆暗松一口气,尽皆相视而笑。
…
七日之后,良辰吉日。
一座祭天高台,已在邺城之南修筑而起。
近午时分。
邺城至祭台之间的旷野上,已是战旗遮天,兵甲蔽日。
十万楚军步骑,云集于祭台之下,肃然列阵。
两位先祖,皆是凭着功业登上帝位,而非出身。
我刘备灭尽各路诸侯,诛尽四方国贼,天下十三州已收复九州,功业虽不及高祖,但也与光武帝可相媲美。
我为何不能称帝?
何况刘协为保性命,已将皇位禅让给曹贼,他和他的子孙已配不上汉家天子之位。
放眼天下,要血统有血统,要实力有实力,要德望有德望之人,除了我刘备还有谁?
我继承皇位,登上帝位,乃是理直气壮,谁敢反对?
就算是曹操,他也没资格质疑!
无数个念头,无数个权衡,在心中翻转澎湃。
扶汉的理想,个人的野心…
一切的一切,如一道道江河,在心中最终汇聚为一片大洋。
深吸一口气后,刘备缓缓起身,目光扫向了众臣。
大殿内立时鸦雀无声,众臣期盼的目光,齐齐望向了刘备。
从他的眼睛中,众人看到了自信决厉。
众臣悬着的心,立时提到了嗓子眼,知道他们的楚王已做出了决心。
“孤起于微末,原本只一布衣,然身为刘氏子孙,位卑却不敢忘国。”
“故见黄巾乱起,孤心怀国家,方投身于行伍,意在匡扶社稷,兴复大汉,致天下以太平。”
“后董卓之乱,天下分崩,群雄并起,似袁术这等欲篡夺我汉室社稷之国贼不计其数。”
“孤身为刘氏子孙,自当不计生死,与这些汉贼死战到底!”
“所幸天不绝我炎汉,令孤得萧国相这等谋圣辅佐,更得卿等无数文武豪杰追随,孤方能扫尽汉贼,有今日收复九州之大好局面。”
“然则曹操废汉,谋朝篡位,我大汉社稷有崩毁之危,宗庙有倾覆之险!”
“正如国相与卿等所言,孤身为刘氏子孙,身为大汉楚王,岂能不铤身而出,担负起再造大汉的万斤重担!”
“既是如此,孤也不屑学那曹贼,做那三辞三请的虚伪之举!”
“孤便顺应卿等所请,进位为帝,继承我汉室大统!”
刚毅决厉,自信从容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
刘备终于下定决心,应众臣之请,要进位为帝了。
而且是痛痛快快,以绝对自信的态度,大大方方,理直气壮的决意称帝。
却不似曹操那般,作贼心虚,还要玩什么三辞三请的套路,还得令秦国那班文臣武将,给他搭好台阶。
老刘就是这么自信:
这大汉天子之位,非我莫属!
我登基称帝,问心无愧,天下人谁都没资格反对。
曹操也没有!
看着满身自信的老刘,萧方笑了。
诸葛亮,黄忠等谋臣武将,也皆暗松一口气,尽皆相视而笑。
…
七日之后,良辰吉日。
一座祭天高台,已在邺城之南修筑而起。
近午时分。
邺城至祭台之间的旷野上,已是战旗遮天,兵甲蔽日。
十万楚军步骑,云集于祭台之下,肃然列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