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118章 献给李帅金字告身(第2页)

 “可惜了,如果因此失去一名猛士,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廖峥嵘的固执,让李瑄对他产生期待。他希望廖峥嵘能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九月中旬,李瑄从诸牧监调集的战马,已经全部到位。

 李瑄不得不在湟水城周围,再开辟数个马场,用以饲马训练。

 湟水城的战马,早已成诸军之最。

 河西最精锐的赤水军,有兵三万三千人,马一万三千匹,私马和缴获的战马上万匹。

 可和现在的临洮军比,还差了一大截。

 安重璋的兄弟们和叔父到达湟水城,李瑄将他们安排到安乡郡、金城郡的牧监。在郡衙挂职事官。

 还有两个安重璋的族弟,在临洮军任职,专门管理临洮军的战马,保证战马的健康,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耗。

 早在半个月前,李瑄拿下监军郭全的时候,就下令高秀岩开始行动。

 他需要一场大军功,赢得李隆基的信任。

 与高秀岩随时保持联系,一旦有情况,就会立即备战。

 这一日连连发生令李瑄高兴的事情。

 他的主事判官刘晏,和车神塞一起来到湟水城。

 “近一年未见,君消瘦不少啊!我还以为君不应我幕府呢!”

 李瑄先将刘晏请入正堂中。

 有刘晏在,他的担子会轻松许多。

 招刘晏为主事判官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刘晏擅长理财,李瑄希望在刘晏的运作下,陇右的军需充足,能支持他进行一场大战。

 “能得李帅垂青,是我刘晏的荣幸,敢不应召?只要李帅能用得到我,可随意吩咐。”

 刘晏向李瑄一礼,今后他就是李瑄的直属幕僚。

 虽号为“神童”,十岁得见龙颜,但他深知自己这种祖上不显赫的人,想要位极人臣十分困难。

 有李瑄这样的贵人帮助,他更有可能地去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

 “今后君就为我主镇湟水城,查政务、支度、营田、盐铁等事宜。我会向朝廷奏你为左千牛卫左司阶,作为职事官。”

 李瑄早就想好了,刘晏是主事判官,主节度使幕事。

 刘单为随军判官,在李瑄领军的时候,随李瑄一起出行。

 刘晏有先后两次治理县政的经历,再加上李瑄对刘晏的了解,宰相之才,对军政事务,能手到擒来。

 “多谢李帅!属下必不会让军务成为将军征战的累赘。”

 刘晏再次一礼。

 千牛卫左司阶是正六品上的官职,这足矣证明李瑄对他的信任。

 “吐蕃自占领石堡城以来,兵锋直指我湟水一带。他们的骑兵,随时能依靠石堡城,以及赤岭上的堡垒,在我大唐的境内巡视,这个月绥和守捉和河源军已经六次向我汇报吐蕃骑兵的痕迹,以至于军城,镇城,日夜备战。”

 “湟水以南,黄河以北,直至临洮军,千里沃土,无一家百姓居住;水草肥美,马不敢牧,万顷良田,尽为荒芜。”

 “不得已在民生之地,拔起一座座军城、镇城、戍堡、据点。马蹄踏在无烟火的国土巡视。就是因为这一座石堡城!”

 李瑄带刘晏到堂前的地图。他指着地图,痛心疾首地说道。

 自节制陇右后,他真实的感受到石堡城对整个陇右的影响。

 从赤岭过来,湟水和黄河间,南北一百多里,东西近四百里,全是军籍士兵,无一家一户百姓。

 这里实际上是大唐的领土,却和没有差不多。

 如果百姓生存在这里,必然被吐蕃骑兵劫掠屠杀。

 所以百姓只能生活在黄河以北的湟水城、鄯州城,更多的是迁徙到金城等较为安全的郡。

 怪不得李隆基视石堡城为眼中钉,肉中刺。

 也难怪皇甫惟明在未准备充沛的情况下,就去进攻石堡城。

 拿下石堡城,才能将百姓迁徙到这一片土地上,不然百姓定不敢来。

 在李隆基的心中,功分两种,一种是“胜战之功”,一种是“拓地之功”。

 很明显,拓地之功在李隆基心中更重。

 拿下石堡城,毫无疑问是拓地之功。

 “李帅,看石堡城的布置,赤岭上十几处吐蕃堡垒。一旦我们进攻石堡城,吐蕃在青海湖、九曲之地的军、千户所皆可以之快速支援,那将是一场旷世大战。”

 刘晏以为李瑄要进攻石堡城,

 他一个不善军事的文人,都觉得石堡城难以进攻。

 “我并不会去进攻石堡城。当年信安王的战绩不可复制。吐蕃在石堡城周围的据点,时不时的骑兵入我唐境,就是为防止我大唐再突袭石堡城。据说吐蕃从赤岭到九曲,再到青海湖,烽火相连。一旦发现我军的动向,就会点燃烽火。吐蕃的大军在数日内会陆续到达。从攻城与吐蕃援军野战,必然要付出重大伤亡。”

 李瑄告诉刘晏。

 吐蕃的烽火百里一亭,已成制度。

 “那将军该如何?”

 刘晏问李瑄。

 “我任期内,拿下这里与这里,让石堡城变成废城,把吐蕃堵在高原上,绝入我大唐之路。这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啊!”

 李瑄要将刘晏引为心腹,自然要让刘晏知道他的战略。

 他希望刘晏随着熟悉陇右,能制定更完善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