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光谱毁灭者(第3页)
这款最终定型为‘sahelc-kii’的高能激光炮,由2436个微小但高度同步的激光发射单元组成,同时有着7级增益介质,可以逐步将初始激光信号放大至最终输出阶段。
同时还采用了萨莉赫主导开发的,脱胎于先行者技术的全息聚焦透镜——这是一种结合了实体和非实体特性的复杂系统。
在实体组件上,是常规的光学框架和支撑结构以及高精度反射镜。
但在非实体组件上,就是妥妥的先行者黑科技了。
其中最复杂,也是最让安珀‘摸不着头脑’的,是所谓的‘全息投影场’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强大的电磁场或量子干涉效应,在特定空间内创建一个虚拟的透镜结构,这个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实时改变形状,以实现最理想的聚焦效果。
通过调节电磁场参数或量子态,可以动态调整全息透镜的焦距、曲率等属性,从而优化激光束的传播路径和能量分布。
当然,最离谱的是,由于全息透镜并非由实体物质构成,理论上可以在不引入额外散射或吸收的情况下操作激光束。
也就是达到只存在于理论中的‘无损耗特性’。
在光谱毁灭者高能激光炮中,2436个微小发射单元输出的激光,首先经过一系列实体反射镜和透镜的初步聚焦,然后进入由全息投影场形成的最终聚焦区域。
在这里,全息透镜根据目标的距离、材质以及当前环境条件自动调整,确保激光束能够在1光秒的距离上保持集中和平滑。
最终,让战舰在1光秒的距离上,完成对目标的照射.
这也是让古特雷斯、兰德尔等人最为兴奋的部分,对于目前人类的其他战舰来说,在这个距离上遭遇星辉级战列巡洋舰,连手都还不了。
随着古特雷斯激动的下达了‘准备攻击’的命令,三艘星辉级战列巡洋舰(实验版)顿时‘活’了过来。
舰体内部的qfr-x100量子聚变反应堆,核心处的高温等离子体被强大的磁约束场紧紧束缚,像是驯服了一头暴躁的能量巨兽,橙红色的光芒透过特制的防护层隐隐透出,照亮了周围交错的管道线路。
一旁的液氦冷却系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低温冷却液,细密的管道表面凝结着一层白霜,确保反应堆温度始终维持在安全红线以内。
与之匹配的ses-5000超导能量存储阵列,超导体线圈规整排列,幽蓝的电光沿着线圈飞速游走,滋滋作响,迅速将澎湃电能吸纳储存,为即将爆发的大战备足弹药。
舰长席上的古特雷斯,深邃的眼眸紧盯屏幕,等到所有的数据都进入标准值后,他嘴唇微张,声音沉稳而坚定,通过通讯频道传遍三艘战舰:“所有船只,同步锁定目标,准备发射。”
几乎同一时间,另外两位舰长默契十足地下达指令:
“量子聚变反应堆至全功率,预热光谱毁灭者高能激光炮。”
刹那间,反应堆内的能量读数疯狂飙升,强大的磁约束场光芒大盛,原本橙红的等离子体愈发炽热狂暴,超导电池堆也进入极速充电状态。
“引力波传感器已锁定目标,智能预测算法计算完毕。”
炮术军官霍然起身,眼神中满是笃定,大声报告道,“预计命中率为99.7%。”
“开始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发射!”古特雷斯的指令掷地有声。
一瞬间,三艘实验舰前端光芒大绽,耀眼得让人几近失明。
‘光谱毁灭者’发射的激光束并非寻常可见光,深邃的蓝紫色光芒仿若一道通往神秘异世界的光桥。
在高能量密度的作用下,激光工作波长跌入近红外到紫外的过渡区域,肉眼所见实则是其激发等离子体时迸发出的瑰丽光辉。
每一束激光,皆是由数千个微小却精密同步的激光发射单元协同发力,汇聚成一道汹涌澎湃的能量洪流,眨眼间跨越近30万公里的茫茫宇宙。
全息聚焦透镜与纳米反射镜通力合作,将这能量流不断压缩、塑形,最终聚焦成一道纤细却蕴藏毁天灭地之力的光线,裹挟着人类科技的锋芒,以光速刺破真空,向着目标战舰疾驰而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