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豪雄之风,最后的武道传说

 第225章 豪雄之风,最后的武道传说

 这一行队伍当中,有颁行侯爵之印玺,圣旨的官员,也有代表中州皇室威严的羽林军,庞水云也在其中,是从中州出发,浩浩荡荡地奔着那江南而去。

 而在他们抵达江南之前,这消息就已先一步抵达了陈国,应国的都城之中,而后传抵了皇室,呈送在了各大世家和贵胄的桌前,而在陈国的朝廷之上,气氛极为压抑。

 所有人都垂首,不敢去看端坐于皇位之上的陛下。

 自这个消息抵达,陈鼎业知道,群臣的心中就只剩下了麻木,唯寥寥数人还一如往日从容,其一是那位丞相薛道勇,太子出生几个月了,于是这一头老迈的猛虎越发随意起来。

 自古以来,权臣,无论是忠心还是奸佞,皆是不得好死。

 薛道勇逃不过这规律。

 以陈鼎业对李观一的痛恨。

 之前抵达江南的战将之所以都是神将榜九十位左右,而没有更强的,除去了摄政王的活跃,和这一头猛虎的行动也分不开关系。

 而另一位没有低头的,就是当朝太尉。

 他的侄子就是之前率军围攻东渡城的刘士登,乃大骂道:

 “陛下,这李观一本乃我朝之乱臣贼子,承蒙皇恩,却不思以死相报,竟胆敢于大祭之时大闹,扰乱我国的国威,侵占我国土地,如今却蛊惑中州大皇帝陛下。”

 “不知以什么手段,得了个侯的称呼,这是在打我国的脸面啊陛下!若是我们承认的话,他日若是又有什么骄兵悍将,恣意骄狂得惹出事情来,只需要往中州一跑,就能够安然无恙,还能得到赏赐。”

 “我大陈的威仪何在?!陛下的威仪何在?!”

 “此事乃是要动摇国本的大事!”

 “国将不国啊陛下!”

 其余的群臣百官,也都是一一附合,都在朝堂之上大声斥责李观一这叛臣贼子,唯薛道勇双手笼在袖袍之中,老神自在地看着这些穿着绯袍,紫袍的大夫们群起而攻之,如见群狼。

 陈鼎业呼出一口气,道:“放肆!”

 陈国太尉道:“李观一何止放肆?!”

 他自以为得到了陈鼎业的支持,却忽然听到了一阵激烈的风声,抬起头来,却见到那奏折被狠狠的砸下来,一下砸在了自己的额头,陈鼎业这一下,似是含怒而发,太尉纵然也有一身武功,却是不敢抵挡。

 额角被砸破,一下子血流如注,茫然不知所措。

 陈鼎业起身,道:“朕说的是你放肆!”

 太尉和百官不解看着陈鼎业。

 陈鼎业捂着自己的额角,目光冰冷沉静,心中对于李观一的恨意翻腾,但是却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徐缓道:“且去宝库之中,择取礼物,玄兵一柄,明珠千颗,送往江南,为——”

 “秦武侯,贺!”

 这一句话说出来,极沉静,带着极大的力量。

 却让陈国的群臣百官,都为之一滞。

 薛道勇看向陈鼎业,陈皇站在百官之上,大殿垂落阴影,将他的面容遮掩起来了,薛道勇站直了身躯,眸子微垂下,从陈鼎业的身上,感觉到了一种翻卷着的恨意和克制。

 虽然对于李观一的恨意和杀意,甚至于在摄政王之上。

 却可以压制住自己的恨意,如同蛰伏起来的巨大毒蟒……

 陈鼎业看向薛道勇。

 在乱世猛虎的感知之中,这大殿就如同群山旷野,那穿着龙袍的男子,恍惚之间变了形态,就犹如鳞甲坚硬冰冷,有着竖瞳的巨大毒蟒一般。

 薛道勇缄默。

 陈鼎业,也在蜕变?

 懂得克制自己恨意的巨大蟒蛇,比起单纯愤怒怨毒的存在更为危险,
 

即便是被澹台宪明费了十余年时间,耗尽了胸中豪气的陈鼎业,站在这浪潮之上,仍旧也有枭雄的余烈么。

 陈鼎业退朝。

 今日陈国遴选将诸宝物送往江南的使臣,但是谁都知道,陈鼎业对于李观一的愤恨,他今日有忍恨的肚量,只是因为李观一得了赤帝一系的大势。

 天下没有彻底大乱,赤帝名号还是极重。

 可是作为陈鼎业的臣子,谁要是敢去,就是和李观一扯上关系了,回来之后,在这大陈的官场上,基本上算是无望。

 第三日的时候,以神童召试,原太子府幕僚,士子晏代清主动请缨,愿意为之。

 晏代清家中设宴,晏代清之父,原本的黄门侍郎晏沉缄默,晏代清的娘亲几次落泪,没有办法在这里坐着,已自回转了,父子二人只对坐吃饭,遵循君子之风,食不言寝不语。

 父子两个就像是木头一样对坐着,谁也没有因为即将离别而有什么悲伤的氛围。

 晏沉放下了筷子,沉声道:“你打算留在江南?”

 晏代清缄默,他这一年多都被陈国当闲人排挤,朋友日渐稀少,然随怒剑仙习剑,又有一身学识,自然不肯埋没于这蝇营狗苟的地方,这才接下来了送礼前去江南的职责。

 晏沉脸上的表情没有起伏,道:“你的秉性刚直清淡,但是狷急,这是你的优点,却也是缺点,麒麟军仁义之师,有堂皇王道,君子扶之,此刻他们那里缺乏你这样的人,你也缺乏用武之地。”

 “你该去那里。”

 “然吾是陈国臣子,蒙受皇恩,不能与你同行。”

 晏代清沉默坐在那里。

 晏沉很了解自己的儿子,一一把晏代清的问题说了,道:

 “至此,且去。”

 “好了,吃饭。”

 然后端起碗沉默吃饭。

 食不言寝不语,吃完之后,自去洗漱,读书,休息,一如往日。

 第二天的时候,晏代清押送礼物的队伍前去江南,晏沉夫妻目送他极远,晏代清的母亲吴柳早已哭得双眼发红,但是晏沉仍旧站在那里,脊背笔直,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也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目送儿子远去。

 瞪大眼睛,看着晏代清远去得很远了,都不见了,也不动弹一下,吴柳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这個古板沉静的儒生不知何时,举起袖子擦拭眼泪,回答道:

 “夏日,风也大,起来了扬尘沙子,迷了了眼睛。”

 “夫人,走,回家吧。”

 回到了家中,吴柳终于忍不住,哭泣道:“吾儿走了,他这一去,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来,江南纷乱的地方,怎么办?!”

 “伱们不是说,父母在,不远游吗?!”

 “为什么不拦住他?!”

 晏沉握住妻子的手掌,轻声回答道:

 “夫子言,父母在,不远游。”

 “但是还有下一句话,游必有方。”

 “吾儿游天下也。”

 “不能阻拦,不能阻拦……”

 ………………

 应国·龙起城。

 夜色深沉,消息早就传递来了,在整个龙起城的最高处,是一座似乎抬起手就可以摘下天上星辰的高楼,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这里,看着天下,背后传来沉静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