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化债(第3页)

 比较现实的做法,无非是三个路径。

 第一,降低债务负担。

 这个其实我们已经在做。9月底央妈“大赦天下”,宣布统一调降存量房贷利率为lpr-30bp,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奴们的还贷压力。

 只是,力度上恐怕还是不够。和我们居民杠杆率持平的日雉国利率接近零,所以我们的房贷利率应该压降到30年国债收益率基础上适当上浮即可,3%以下、甚至2.5%,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通胀。

 债务不能免除,但可以被稀释,一旦通胀来
临,钱不值钱,债务自然也会被化解。

 20年前的1万元和现在的1万元,购买力早已不在一个层次。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期待大放水的原因。

 不过,这里我要浇一盆冷水,短期内看大放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因为,目前的形势下,大放水,汇率必崩。

 尤其鹰国通胀预期反弹,我们搞大放水,就是给资金外流抬轿子。

 在新的窗口期出现之前,不要做关于大放水的幻想。

 第三,最后一条道路:提升居民收入。

 一个很朴素的道理——赚钱还债。

 居民收入提高了,债务风险自然就会慢慢化解。

 我们经常热衷于讨论科技领域如何被西方“卡脖子”,可站在当下的历史节点,真正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难道不是我们“勤劳但不富有”的尴尬处境吗?

 作为世界工厂,我们可以把最便宜、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卖给全球各地,可背后的代价却是“低价内卷+高强度工作+低收入报酬”带来的沉痛感。

 这何尝不是一种“折磨自己,造福别人”呢?

 想想看,为什么胖东来愿意把90%的利润分给员工,公司还是盈利颇丰?为什么霍奇刚建议退休年龄提前至50岁,来促进消费?

 也许,等到哪一天我们真的不卷了,格局打开了,中产阶层又壮大了,化债这件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喜欢天亮了,就不需要灯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