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老臣谏言,和亲!(第2页)

 政策上给小空子,那这些蝗虫是真的会蜂拥而至的。

 “陛下圣明。”

 李斯朗声开口应下。

 与此同时,还看了一眼柳白。

 柳白微微一怔,而后歉意一笑。

 他知道,这位大秦右相是抱怨呢。责怪怎么曹参这么慢还没回来,搞得他这位大秦右相要一肩挑相府和国库,着实累人了一些。

 不过增驿铺路这件事儿,没有曹参干还真不行。

 这里面弯弯绕绕太多,加之资历太少,没有大功绩在身,想要把‘代掌国库’的第一个字去掉,实在是太难了。

 官场上的有些潜规则,可以不遵守,但千万不能直接一脚踹翻,否则即便是柳白也无法确定到底是对是错。

 “开垦荒田,乃是我大秦国策,今秦境之内,可行之。”

 “于代郡之外,草原之上,亦可行之。”

 “旨,以代郡为地,前西北设亭,规划亭地,迁代郡之民一万,耕种畜牧。”

 “代郡亭地耕牧者,循免税之策,再扶粮食、农具、种牛种羊种马。”

 始皇陛下沉声开口。

 终于,还是迈出了草原方向的一步。

 柳白听到这道旨意,倍感意外。

 华夏人的传统便是如此,打下一点点地,然后就开始种地,继续往外打,继续种。这本没有错。

 柳白意外的是,始皇陛下的步伐太大了!

 代郡一万百姓,入亭地耕种,那就基本上是将代郡的城防压力给骤然加大了,因为匈奴若是调转马头来犯,破了范夫人城之后,便是这些亭地首当其冲,边境军也不可能完全不顾百姓啊。

 一般来说,也就是稍微开一点亭地,迁徙千人百姓,然后以焉支山为屏障开始建设一个大的军事防御集群,方可保证啊。

 始皇陛下这是想要几年就完全将匈奴割出来的草原全部吞下去啊。

 “陛下,臣恳请陛下允旨,广发‘巧匠令’,并且建设学习工坊。”

 “军械制造,如今跟不上!”

 柳白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开口要政策了。

 开玩笑,匈奴疼了,怕了是一回事,但是大秦的子民是全天下最好的子民,他柳白可不想因为匈奴人万一脑子抽了,然后多死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