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太常少卿(第2页)

 高太后清楚的知晓,这甚至和她死不死都没有关系,赵煦已然成年,哪怕她喜欢的苏轼也曾隐约道出官家长大了,这何尝不是一种侧面的劝诫。赵煦是可以做这个官家的,总有一天会有某个大臣跳出来逼她撤帘,那个时候,哪怕朝堂她对再多人有恩,也不一定有人敢出来拦。大宋士大夫共治这个天下,士大夫在这个是非上就绝不敢公然挑衅,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留下那个名声,何况更多人的会认为她会更早死,那是连现在都保不住多久。她所有的权利并不是来自她自身,而是太后这个身份。朝中大臣待她就是太皇太后,不是其他。直说一点,她不是武则天。

 赵煦不能多说什么,这是孝道。但大臣可以,这也可以说是忠义。

 高太后把这个弹劾留中,连打回去都得思量还有没有台谏人员接着上奏。她不能放到朝堂上去,这事再拿去争论,那会有更多的人敢赌,她身体很差,很多人都看得到。一旦这种风议一起,那离大臣逼她撤帘就不远了,总会有重臣在这个时候忍不住,因为他会看到很多中低层官员的态度也在变。那个重臣嗓门大一点,都没人敢去硬抗,这代价是没人承受得起的,身前身后事都是如此。

 (个人认为,宋神宗赵顼和宋哲宗赵煦是宋朝两代有位的君王,关于新旧两党,他们是真正拼命想弥补这两派的人,或者说在他们眼中,新旧两党都是朝堂的人,是能相互制衡的,只是有些裂痕皇帝亦然弥补不了。)

 高太后要人催促范纯仁赶紧到任,这事只要不拖着,范纯仁到了朝堂这事就会了,至于杨畏她现在只能放着,有时候很多事她一样做不到。她不想成为一谏一台那些人邀名的刀。

 ……

 杨元奇听得李格非这个任命,第一反应就是遗憾外加点小愤怒,这个李叔怎么不早点出国子监的。要不,他能早娶李师师两年,对于这事他一直都有遗憾,多可人的美人啊。有个太常寺少卿的叔叔,他觉得他肯定能搞定教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