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南北朝肥鸟先行
第333章 登天长阶(第3页)
接下来苏泽亲自宣布了政务堂的名单。
苏绰是幕府掌书记,理所当然的担任了“领政务堂事”。
原本参与决策的,军师祭酒苏亮,司法参军封述,也按照原来的工作分工,也参与政务堂的工作,加官“参知政事”,简称为“参知”。
另外假平西将军高徽,高平郡守于谨,也加“参知”衔,参与政务堂的决策。
政务堂毕竟是政务工作,但是如今军政也是不分家的。
所以在这些文臣的基础上,侯景,慕容绍宗,杨宗甲,李存真,羊侃,李世哲,高仁这些人要么是武将,要么在地方上,他们不参与政务堂的决策,但是进行重大事项的时候可以旁听,也可以发言讨论,他们被加“参知机务”,简称为“参机”。
至于这个政务堂如何和其他幕府内设机构和外设机构对接,权力如何运转,这些细节自然不会在这样的场所深究。
苏泽站起来身,向苏绰为代表的一众参知和参机拜了拜,接着再由苏绰领着众人向他回拜,这就算是定下了体制了。
苏泽这套辅政班子,自然是用的后世唐宋政事堂的架构。
不过也是稍微有差别的。
唐以军功拜相,所以政事堂是文武一体,如果遇到强大的宰相,比如长孙无忌、李林甫这样的,就会出现政事堂成为真宰相的情况。
宋代拆分了政事堂,将武将的事务交给枢密院,虽然枢密院也称为枢相,但是两边都得不到完整的权力,所以在北宋的体系下,就算是王安石也称不上真宰相,皇帝要罢免就可以直接罢免。
等到南宋两院又可以身兼后,才出了贾似道这样的真宰相。
在制度建立初期,苏泽就吸取了教训,可以将这个政务堂限制在文官体系中,但是遇到大事需要文武合议,再加上他这个权威的平西将军,自然也不会出现北宋那种外行文官指挥武将的情况。
所以在苏泽向苏氏兄弟提出构想的时候,两兄弟也被这个精妙的架构给惊到了,怎么看这套体系都要比现在北魏南梁那套决策班子更先进些,难道苏将军真的是天资神授?
有了官,也要有吏,苏泽又召唤了一批吏员随从,这些吏员要负责文书传递,督办传令的工作。
加上这些召唤出来的吏员随从,苏泽可以确保自己可以掌控这个机构。
就这样,一个核心的决策圈子已经形成了,堂外的年轻官员也眼神炽热,登天的步步长阶已经铺成了,大家也知道了向上攀登的路。
这大概就是体系的力量,只有明确了向上的道路,做得好能升职,按照步骤能够升到哪一步,就和游戏一样,打怪拿经验升级的体系明确了,大家才有一个奔头。
接下来有人侍从出正堂,开始宣独孤信一行人入内了。
苏绰是幕府掌书记,理所当然的担任了“领政务堂事”。
原本参与决策的,军师祭酒苏亮,司法参军封述,也按照原来的工作分工,也参与政务堂的工作,加官“参知政事”,简称为“参知”。
另外假平西将军高徽,高平郡守于谨,也加“参知”衔,参与政务堂的决策。
政务堂毕竟是政务工作,但是如今军政也是不分家的。
所以在这些文臣的基础上,侯景,慕容绍宗,杨宗甲,李存真,羊侃,李世哲,高仁这些人要么是武将,要么在地方上,他们不参与政务堂的决策,但是进行重大事项的时候可以旁听,也可以发言讨论,他们被加“参知机务”,简称为“参机”。
至于这个政务堂如何和其他幕府内设机构和外设机构对接,权力如何运转,这些细节自然不会在这样的场所深究。
苏泽站起来身,向苏绰为代表的一众参知和参机拜了拜,接着再由苏绰领着众人向他回拜,这就算是定下了体制了。
苏泽这套辅政班子,自然是用的后世唐宋政事堂的架构。
不过也是稍微有差别的。
唐以军功拜相,所以政事堂是文武一体,如果遇到强大的宰相,比如长孙无忌、李林甫这样的,就会出现政事堂成为真宰相的情况。
宋代拆分了政事堂,将武将的事务交给枢密院,虽然枢密院也称为枢相,但是两边都得不到完整的权力,所以在北宋的体系下,就算是王安石也称不上真宰相,皇帝要罢免就可以直接罢免。
等到南宋两院又可以身兼后,才出了贾似道这样的真宰相。
在制度建立初期,苏泽就吸取了教训,可以将这个政务堂限制在文官体系中,但是遇到大事需要文武合议,再加上他这个权威的平西将军,自然也不会出现北宋那种外行文官指挥武将的情况。
所以在苏泽向苏氏兄弟提出构想的时候,两兄弟也被这个精妙的架构给惊到了,怎么看这套体系都要比现在北魏南梁那套决策班子更先进些,难道苏将军真的是天资神授?
有了官,也要有吏,苏泽又召唤了一批吏员随从,这些吏员要负责文书传递,督办传令的工作。
加上这些召唤出来的吏员随从,苏泽可以确保自己可以掌控这个机构。
就这样,一个核心的决策圈子已经形成了,堂外的年轻官员也眼神炽热,登天的步步长阶已经铺成了,大家也知道了向上攀登的路。
这大概就是体系的力量,只有明确了向上的道路,做得好能升职,按照步骤能够升到哪一步,就和游戏一样,打怪拿经验升级的体系明确了,大家才有一个奔头。
接下来有人侍从出正堂,开始宣独孤信一行人入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