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皇帝驾崩(第2页)

所有修炼到先天境界在锦衣卫有案底的武者,都被貔貅军团的战士给弄到了地狱。

结果大明帝国除了官府和各大家族留守的武者,社会上硬是看不到一个先天境界以上武者出头露面。

没有了先天境界以上武者给锦衣卫添乱,整个大明帝国的社会治安状况迅速好转。

只有后天境界修为的那些混混,在官府武者的镇压下没有一个敢闹事的。

可就算是这样,几乎搬空了整个大明帝国民间先天境界武者,还是没有满足木易增兵到一亿的需求。

没办法,大明帝国的武者就那么多,能修炼到先天境界的也就一亿多人。

这么多的先天境界武者天门关防线就占了几千万,剩下的在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官府驻军,最后能被木易征召的最多也就是两三千万。

后来木易眼看新兵数量实在是不够,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

他干脆跑到大长老那里要人,付出了很多利益,才获得大长老的首肯。

然后大明帝国所有修炼到后天境界在官府有案底的混混就倒霉了,他们全部都被官府的捕快抓捕,然后在威逼利诱之下成了撒旦军团的人。

木易这样从大明帝国掠夺人口资源的行为,给大明帝国的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大明帝国的武者硬是没有人敢成为黑帮混混,因为武者只要是成为混混有了案底就会莫名失踪。

……

九月,木易征召的新兵勉强在严酷的军纪约束下有了战斗力,他以为可以清闲一段时间了,却不知道大明帝国将要发生一件影响世界命运的大事。

上京城皇宫里,一间特制的密室中。

长老会的五位长老和帝国的所有大臣难得的聚集在一起,都一脸严肃的看着被他们围在中间的‘人’。

被这些大明帝国真正的统治者围绕在中间的‘人’,实际上是一个有着特殊形体的人形生物。

他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可以看到黑色骷髅骨架,皮肤内脏几乎都消失不见的人形灯笼。

而这个让人一看就感觉到非常恐怖的人形灯笼,就是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大明皇帝。

“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我的身体即将彻底崩溃,希望你们做好准备。”明皇平静的声音从四周的空气中传来,轻微的回响就仿佛一个神灵在说话。

在他说话的时候,不时的会有一些黑色的碎屑,从他那像灯笼一样的身体上分离出来。

那些黑色的碎屑,看起来就像是人体的组织被能量烧焦之后,留下来的一点点残渣。

大明帝国的皇帝都会发生不祥,就像面前这个皇帝一样身体都会因为庞大的能量崩溃。

这样每隔几年就要有一个皇帝驾崩,让人根本记不住他们的年号和名字。所以,在几百年前,长老会和皇帝还有众位大臣商议之后,在消除皇帝权威的国策里把皇帝的名字和年号都取消了。

从那时起大明帝国用的就是从开国延续到现在的公用历法,皇帝的名号也被缩减成了明皇这个称号,最多就是为了区分要加上多少代皇帝。

现任的大明帝国皇帝是开国以来第107代明皇,看他现在的样子应该已经到达了生命的尽头,变成了一个人形灯笼。

这就是以凡人的身躯执掌神明力量的代价,在拥有整个世界法则控制权的同时,大明皇帝的身体也会因为强大的能量负担逐渐崩溃瓦解。

这个过程在之前的几十代皇帝中都是突然发生的,那时的皇帝随时都会爆病而亡。

之后的皇帝逐渐摸索出来了驾驭法则能量的规律,然后才有了现在皇帝那像灯笼似的奇怪身体。

在所有官员中排在最前面的大长老,听到皇帝说自己坚持不住时了时,脸上露出悲伤的神色。

“陛下,是不是趁现在有时间让他来见你一下,如果有什么想说的您可以对他说。”大长老没有说皇帝要见的是谁,可在场的人都明白,大长老说的就是现在的太子木易。

作为已经被所有大臣权贵承认,大明建国以来最强的太子,木易的确应该来送皇帝最后一程。

“不用了,我现在这个样子,还是不要吓到那个孩子,让他享受最后几天轻松的时光。

…我已经把我之前修炼的笔记经验都整理好了,希望能让那个孩子有更多的借鉴可以比我活得更长时间…”大明皇帝尽管身体看着非常恐怖,可他的话里却完全没有为自己考虑的打算,全部都是为未来的皇帝着想。

几个小时后在众位大臣一脸严肃的送别中,这位107代大明皇帝讲完了自己的遗言。

然后他的整个身躯马上失去了光芒,就像是一堆燃烧殆尽的木炭,坍塌成了一小堆白色的灰烬。

“皇帝大行,龙驭宾天,哀。”在大长老的带领下,所有在场的官员一起跪地行礼送了107代明皇最后一次。

然后就有专门的宗人府官员进来,在念着《往生咒》的二长老明慧法师带领下处理皇帝的后事。

“长老大人,皇帝大行的讣告已经发出去了,全国各地的贵族很快就会过来吊唁。

还需要麻烦您去通知太子殿下,准备百日后的登基大典。”离开密室后礼部尚书孔德阳首先说道。

大明帝国现代皇帝的葬礼不像古代那么繁琐,再加上没有什么遗体告别仪式,所以显得非常简单。

发讣告通知应该来的人吊唁一下,然后挑选日期举办下葬仪式就算完事了。

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全国上下没有什么禁忌各地的婚庆典礼一切正常。

就是皇帝驾崩的讣告,除了在皇家新闻上提一下,都不会大规模的宣传,也不会引起人们的特殊关注。

一切都是从轻从简,大概除了皇帝原来的亲人,没有人会记得驾崩的皇帝。

实际上对于大明帝国的人来说,死个有名无实可有可无的皇帝真的没有什么好在意的。

大明帝国的皇帝每隔几年最多不超过十年就要死上一个,死的多了大家早就已经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