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调离礼部(第2页)

 
看在陈策的面子上,他才破格提拔宁诚进了礼部,实现官职连跳二级,但最后他却发现宁诚早就退了婚。

 
虽然陈策说是他主动退婚的,但程敏政不是傻子,他只要稍稍思考一下便能知道,退婚恐怕不是陈策的本意,而在于宁诚。

 
后来程敏政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开始在礼部利用职务便利打击压制宁诚,让宁诚在礼部这两年表现的实在一言难尽。

 
如今京察在即,他宁诚若还想安心在礼部,只需陈策的一句话就能实现。

 
但陈策摆明了不想管这件事。

 
是啊,非亲非故,他陈策为什么要在乎你程敏政的前途生死?

 
宁知君道:“所以女儿才会私下找到陈策,只要他愿意开口说个情,爹你便可安稳在礼部。”

 
宁诚沉默片刻,问宁知君道:“伦文叙和梁储交好,梁大人未必不能在礼部运作?你为何不找你相公说这些贴己话?”

 
宁知君摇摇头道:“他,不行。”

 
“梁储毕竟还没进礼部。”

 
宁诚道:“你既知道他不行,又为何当着这么多人面,将你相公给架起来?”

 
宁知君摇摇头道:“万一呢?”

 
“总该留个后路。”

 
宁诚深深凝望了一眼宁知君,不知想着什么,但还是道:“君儿,不要再想陈策了,你们没可能的了。”

 
宁知君沉默了许久,才道:“嗯。”

 
……

 
弘治十五年,春二月底。

 
殿试如火如荼举办,今年殿试的状元结果不出意料,被唐寅收入囊中,实现三元进士的壮举。

 
祝枝山虽然没有进入一甲前三,但也是二甲排名靠前的进士。

 
湛若水则是今年的榜眼。

 
按理说唐寅和祝枝山这样的成绩,该进入翰林院直接担任编修、修撰一类的文官。

 
但唐寅和祝枝山都拒绝了,西南那边的政务还亟需他们过去处理,这是陈策的战略计划安排,整个西南还没实现富饶,他们不愿意在翰林院浪费时间,于是毅然决然的选择继续远去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