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铜镜(第3页)

 但唐瀚文是个老谋深算的利己主义者,他从来都不会死心塌地的忠于任何一方,他就曾捐过100条步枪给牺盟会、借此讨好我党。

 唐瀚文的二儿子、原来是临汾下面的吉县县长,现在仍在阎锡山手下当差,据说他正全力建设一个易守难攻、叫做克难坡的地方,准备迎请第二战区司令部、以及国民党山西省政府进驻克难坡。

 唐博雅是唐瀚文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女儿,据说她从小娇生惯养、有点儿叛逆。

 再说为什么可疑。

 蒋介石一直想染指山西,可阎锡山防的很严密,直到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的浪潮形成,国民党军统组织假借宣传抗战,在山西各地开办各种学习班、培训班,明显是要在山西培养特务组织。

 阎锡山无奈,被迫与我党共同组建牺盟会,与军统争夺那些有文化的青年人,效果非常好,军统原计划是遍地开花、每个县都办个培训班的,虽然军统给出很高的津贴,但牺盟会提出的“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口号,更能吸引山西青年加入保卫山西、保卫家乡的行列。

 所以,军统不得不把寿洋、定平、熙阳等县招收的学员,集中到泉阳、组建了一个“泉阳军统特别训练班”,组织上有意让军统帮我们培养一部分专业技术人才,所以,我当时也派了几名同志参加了军统训练班。

 据我们的同志汇报,唐博雅也参加了“泉阳军统特别训练班”,学习收发电报,日本人打过来后,军统训练班先是搬到临汾,后来又撤到运城。

 唐博雅是第一批主动要求加入国民党的学员,所以当上了班长,是以中尉军衔毕业的,并留在了军统运城特区,实际上就是军统在山西的特务总部。

 这些是军区通讯干事常瑞龙告诉我的,他也是我派去军统训练班的同志之一,他是唐博雅同专业的同学。

 所以,唐博雅只是冒险回来探亲,还是军统暗中把脚伸到了寿洋,或者是太元、泉阳,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这个情况请你回去汇报给军区领导。”许东昊不无担忧的说道。

 “我暂时回不去,我这次来的主要任务是挖出叛徒,其次是协助您重建县大队……”

 “啪!……”

 王参谋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声枪响打断了,许东昊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士,听得出来,枪声来自四五里外,于是他们拔出枪、从窑洞里走了出去。

 “政、政委!”在沟外制高点负责警戒的战士,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说道:

 “我们被敌人三面包围了,距离我们就三四里地了。”

 “一龙,你带两个人护送王参谋回军区,那五个人都见过你,你已经不适合再负责他们的甄别工作了,快走,我带人留下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许东昊冷静的说道。

 “栓柱、二娃,你们两个掩护两位领导赶紧往山上撤,其余人跟我前去阻击敌人。”副排长徐一龙边说边向前跑去,其他战士紧跟其后。

 许东昊想把他叫回来,王参谋知道徐一龙他们能争取到的时间并不多,因为他们已经可以影影绰绰的看到敌人的身影了,三个方向的敌人加起来,足有一个团的兵力。

 许东昊他们艰难的翻到沟上,朝着山上跑去。

 “啪!”、“呯!”、“呯!”、“呯!”……

 许东昊他们跑到半山腰的时候,枪声就渐渐稀疏起来了。

 “轰!”

 山下传来一声手榴弹的巨响,许东昊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他们就剩一颗手榴弹、由战士张风来保管,他们早就约定好了,一定要在抗日战场、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而那枚手榴弹,就是他们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光荣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