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潜行敌营 之 毒品变毒药(第3页)
由于电报中用“高压锅”替代“减压蒸馏设备”,用“米粉”替代“亚铁氰化钾”,用“米汤”替代“水剂”,用“米粉”代指“蜡白色固体”成品,倒也不怕泄密。
上海洋行方面接到电话、大喜过望,这种东西除了军统等特务机关需要外,买主很少,所以总药剂师说是要全都买走,但需要洋行提供详细、完整的成品制备工艺,这对洋行来说、根本不算事儿,他们答应明天派一名副经理、乘坐京沪特快过来谈判。
这一切香港商人完全被蒙在了鼓里,但马晋宁当晚就收到了唐博雅发来的电报。
“亚铁氰化钾”,让马晋宁马上联想到了剧毒“氰化钾”,但他不相信阎锡山会把胜利寄托在向解放军投毒上,而且13公斤“亚铁氰化钾”能制备出多少“氰化钾”?
马晋宁还是很谨慎的将川至制药厂的人在南京的行动、汇报给了组织上,并将“亚铁氰化钾”、 “减压蒸馏设备”、“水剂”、“固体”等关键词一并做了汇报,希望得到组织上的帮助,以便判明川至制药厂的人去南京的目的。
组织上很快就给马晋宁回电了,告诉他“亚铁氰化钾”是生产“氰化钾”的原材料,“减压蒸馏设备”是制备固态“氰化钾“的关键设备,“水剂”应该是指“液态氰化钾”毒剂。
毒品变毒药了?
“马晋宁猜想”完全错了,前面做的那些准备也都派不上用场了,但马晋宁并未感到一丝沮丧,备而不用、远比用而无备好。
况且马晋宁认为自己的安排没有错,谁知道阎锡山不会是既要“氰化钾”这种毒药、又要那种叫作“甲基苯丙胺”的毒品呢?